作为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管理影响的研究”的子课题,为了准确了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从而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实证资料,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2003年初对山东西部8个县市的14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近30所县市直属高中、70余所初中(80%是乡镇中学)、40余所小学(30%县城小学,70%乡镇小学)。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形式,同时还与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山东西部这8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较之沿海开放地区要差些,符合我国中部平均发展水平,调查结果反映的是我国中部中小城市和乡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具有代表性。 调查中发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中小城市广泛存在,具有普遍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和分析,期望为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
一、学校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表1至表3是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有61.1%的高中、8.6%的初中和8.0%的小学拥有100台以上微机;这三类学校中分别有65%、39.4%和33.3%的学校建了多媒体教室;建校园网的学校分别是42.7%、24.2%和16.7%。但是,仍有10%的乡镇中学和1/3的小学只有几台微机甚至没有微机。从座谈中了解到,少数乡镇学校所拥有的微机是多年前分配的,一直没用过,现在已不能使用。
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建设同样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但也有一些学校十分缺乏教学软件,乡镇中小学尤为严重。有的学校仅有几盘教师讲课录相带,其内容大多已过时。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也不平衡。从表4可以看到,无论高中、初中还是小学,都有部分学校几乎没有人接受过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有部分学校几乎全部教师接受过培训。
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是导致校际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调查中了解到,那些只有几台或没有微
表1至表3是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有61.1%的高中、8.6%的初中和8.0%的小学拥有100台以上微机;这三类学校中分别有65%、39.4%和33.3%的学校建了多媒体教室;建校园网的学校分别是42.7%、24.2%和16.7%。但是,仍有10%的乡镇中学和1/3的小学只有几台微机甚至没有微机。从座谈中了解到,少数乡镇学校所拥有的微机是多年前分配的,一直没用过,现在已不能使用。
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建设同样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但也有一些学校十分缺乏教学软件,乡镇中小学尤为严重。有的学校仅有几盘教师讲课录相带,其内容大多已过时。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也不平衡。从表4可以看到,无论高中、初中还是小学,都有部分学校几乎没有人接受过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有部分学校几乎全部教师接受过培训。
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是导致校际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调查中了解到,那些只有几台或没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