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ngodb中基本的概念是文档(数据记录行)、集合(表)、数据库。
SQL和MongoDB进行比较,如下图:
例子:
数据库:
show dbs:显示所有数据库的列表
db:显示当前数据库对象或集合
use 数据库名:连接到一个指定的数据库
有一些数据库是保留的,可以直接访问这些有特殊作用的数据库:
- admin:从权限的角度来看,这时“root”数据库。要是将一个用户添加到这个数据库,这个用户自动集成所有数据库的权限。一些塔顶的服务端命令也只能从这个数据库运行,比如列出所有的数据库或者关闭服务器。
- local:这个数据库永远不会被复制,可以用来存储限于本地单台服务器的任意集合。
- config:当MongoDB用于分片设置时,config数据库在内部使用,用于保存分片的相关信息。
文档:
文档时一组键值(key-value)对。MongoDB的文档不需要设置相同的字段,并且相同的字段不需要相同的数据类型,这与关系型数据库有很大的区别,也是MongoDB非常突出的特点。
{"site":"www.baidu.com", "name":"百度"}
集合:
集合就是MongoDB文档组,类似于关系数据库中的表格。集合存在于数据库中,集合没有固定的结构,也就是说可以对集合插入不同格式和类型的数据,但通常情况下我们插入集合的数据都会有一定的关联性。
{"site":"www.baidu.com"}
{"site":"www.google.com","name":"Google"}
{"site":"https://blog.youkuaiyun.com/hdn_kb","name":"博客","num":2}
当第一个文档插入集合时,集合就会被创建。
capped collections:固定大小的collection
capped collection必须要显示创建,指定collection的大小,单位是字节。
eg:db.createCollection("mycoll", {capped:true, size:100000})
元数据:
数据库的信息是存储在集合中,它们使用了系统的命名空间:dbname.system.*。
在MongoDB数据库中名字空间<dbname>.system.*是包含多种系统信息的特殊集合,如下表所示:
MongoDB数据类型:
ObjectId:
ObjectId类似唯一主键,可以很快的去生成和排序,包含12bytes,分别如下:
MongoDB中存储的文档必须有一个_id键,这个键的值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默认时个ObjectId对象,由于ObjectId中保存了创建的时间戳,所以不需要为文档保存时间戳字段,可以通过getTimestamp获取文档的创建时间:
将ObjectId转化为字符串:
日期:
表示当前距离Unix新纪元(1970年1月1日)的毫秒数。日期类型是有符号的、负数表示1970年之前的日期。
以上创建的时间是日期类型,以下是返回时间类型的字符串: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