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机制是Java动态性之一。
反射就是为了提高程序的灵活性,例如在使用程序加载数据库驱动时,或者在框架中。
因为很多框架要灵活的适应到很多情况下,比如struts框架中,当请求时,需要struts通过查询配置文件来
找到请求对应的action方法,然后通过反射实例化action,调用method。
如果不使用反射,那就只能写死在代码里了。
一、动态语言
动态语言,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可以改变其结构:新的函数可以引进,已有的函数可以被删除等结构上的变化。比如常见的JavaScript就是动态语言,除此之外Ruby,Python等也属于动态语言,而C、C++则不属于动态语言。
Java通过反射机制,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加载,探知和使用编译期间完全未知的类,并且可以生成相关类对象实例,从而可以调用其方法或则改变某个属性值。所以JAVA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半动态的语言。
二、Java反射API
反射API用来生成JVM中的类、接口或则对象的信息。
- Class类:反射的核心类,可以获取类的属性,方法等信息。
- Field类:Java.lang.reflect包中的类,表示类的成员变量,可以用来获取和设置类之中的属性值。
- Method类: Java.lang.reflect包中的类,表示类的方法,它可以用来获取类中的方法信息或者执行方法。
- Constructor类: Java.lang.reflect包中的类,表示类的构造方法。
****
Class对象的常用方法
方法名 | 说明 |
---|---|
forName() | (1)获取Class对象的一个引用,但引用的类还没有加载(该类的第一个对象没有生成)就加载了这个类。 (2)为了产生Class引用,forName()立即就进行了初始化。 |
Object-getClass() | 获取Class对象的一个引用,返回表示该对象的实际类型的Class引用。 |
getName() | 取全限定的类名(包括包名),即类的完整名字。 |
getSimpleName() | 获取类名(不包括包名) |
getCanonicalName() | 获取全限定的类名(包括包名) |
isInterface() | 判断Class对象是否是表示一个接口 |
getInterfaces() | 返回Class对象数组,表示Class对象所引用的类所实现的所有接口。 |
getSupercalss() | 返回Class对象,表示Class对象所引用的类所继承的直接基类。应用该方法可在运行时发现一个对象完整的继承结构。 |
newInstance() | 返回一个Oject对象,是实现“虚拟构造器”的一种途径。使用该方法创建的类,必须带有无参的构造器。 |
getFields() | 获得某个类的所有的公共(public)的字段,包括继承自父类的所有公共字段。 类似的还有getMethods和getConstructors。 |
getDeclaredFields | 获得某个类的自己声明的字段,即包括public、private和proteced,默认但是不包括父类声明的任何字段。类似的还有getDeclaredMethods和getDeclaredConstructors。 |
2.3.3 泛化的Class
三、使用反射的步骤
1.步骤
- 获取想要操作的类的Class对象
- 调用Class类中的方法
- 使用反射API来操作这些信息
2.获取Class对象的方法
- 调用某个对象的getClass()方法
Person p=new Person();
Class clazz=p.getClass();
- 调用某个类的class属性来获取该类对应的Class对象
Class clazz=Person.class;
- 使用Class类中的forName()静态方法; (最安全/性能最好)
Class clazz=Class.forName("类的全路径"); (最常用)
- 3.获取方法和属性信息
当我们获得了想要操作的类的Class对象后,可以通过Class类中的方法获取并查看该类中的方法和属性。
示例代码:
<<<<<<<<<<<<<<<<<<<<<<Person类<<<<<<<<<<<<<<<<<<<<<<<<<<
package reflection;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gender;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String gender,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gender = gender;
this.age = age;
}
//getter和setter方法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Gender() {
return gender;
}
public void setGender(String gender) {
this.gender = gender;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姓名:"+name+" 性别:"+gender+" 年龄:"+age;
}
}
<<<<<<<<<<<<<<<<使用反射<<<<<<<<<<<<<<<<<<<
package reflecti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
* 通过用户输入类的全路径,来获取该类的成员方法和属性
* Declared获取全部不管是私有和公有
* 1.获取访问类的Class对象
* 2.调用Class对象的方法返回访问类的方法和属性信息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获取Person类的Class对象
Class clazz=Class.forName("reflection.Person");
//获取Person类的所有方法信息
Method[] method=clazz.getDeclaredMethods();
for(Method m:method){
System.out.println(m.toString());
}
//获取Person类的所有成员属性信息
Field[] field=clazz.getDeclaredFields();
for(Field f:field){
System.out.println(f.toString());
}
//获取Person类的所有构造方法信息
Constructor[] constructor=clazz.getDeclaredConstructors();
for(Constructor c:constructor){
System.out.println(c.toString());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输出结果:
方法信息:
public java.lang.String reflection.Person.toString()
private java.lang.String reflection.Person.getName()
private void reflection.Person.setName(java.lang.String)
public void reflection.Person.setAge(int)
public int reflection.Person.getAge()
public java.lang.String reflection.Person.getGender()
public void reflection.Person.setGender(java.lang.String)
属性信息:
private java.lang.String reflection.Person.name
private java.lang.String reflection.Person.gender
private int reflection.Person.age
构造方法信息
private reflection.Person()
public reflection.Person(java.lang.String,java.lang.String,int)
4.创建对象
当我们获取到所需类的Class对象后,可以用它来创建对象,创建对象的方法有两种:
- 使用Class对象的newInstance()方法来创建该Class对象对应类的实例,但是这种方法要求该Class对象对应的类有默认的空构造器。
- 先使用Class对象获取指定的Constructor对象,再调用Constructor对象的newInstance()方法来创建 Class对象对应类的实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选定构造方法创建实例。
示例代码:
package reflecti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获取Person类的Class对象
Class clazz=Class.forName("reflection.Person");
/**
* 第一种方法创建对象
*/
//创建对象
Person p=(Person) clazz.newInstance();
//设置属性
p.setName("张三");
p.setAge(16);
p.setGender("男");
System.out.println(p.toString());
/**
* 第二种方法创建
*/
//获取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c=clazz.getDeclaredConstructor(String.class,String.class,int.class);
//创建对象并设置属性
Person p1=(Person) c.newInstance("李四","男",20);
System.out.println(p1.toString());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输出结果: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 16
姓名:李四 性别:男 年龄: 20
好了,以上是Java反射机制的简单介绍,下一篇文章我将讲一下反射的两个具体应用,通过反射操作注解和通过反射操作泛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波。
转载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xu__cg/article/details/5287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