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面试时被问到的面试题:
1. 面向对象语言的特点
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2. java与数据库连接的四种方法
Java语言在数据库应用方面,特别在基于Web 的B/S结构的在线数据库应用方面的烦琐复杂配置等,并不能使用户和程序开发双方都十分满意。SunSoft虽提供了用Java语言编写成的Java与数据库的接口规范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而JavaSoft说JDBC并不代表什么),使Java程序可以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的JDBC API来与不同的数据库通信。确保了"100%纯Java"的解决方案。JDBC API 定义了Java中的类和接口,表示数据库连接、SQL 指令、结果集合等。它允许Java程序员发送SQL 指令并处理结果。JDBC API 提供两种主要接口:一是面向开发人员的java.sql程序包,使得Java程序员能够进行数据库连接,执行SQL查询,并得到结果集合。Java2 的java.sql包提供了6个类和18个接口,下文将介绍;另一是面向底层数据库厂商的JDBC Drivers ,目前为止,Java2的JDBC Drivers仅提供下述四种类型的数据库驱动方式,且各有利弊:
(1) JDBC-ODBC bridge plus ODBC driver 方式:JDBC-ODBC 桥接方式利用微软的开放数据库互连接口(ODBC API)同数据库服务器通讯,客户端计算机首先应该安装并配置ODBC driver 和JDBC-ODBC bridge两种驱动程序。这是Applets访问你的数据库最可能的解决方式,但这对Internet 和Intranet 用户而言简直是一个非常令人讨厌和麻烦的解决方案。
(2) Native-API partly Java driver方式:这种驱动方式将数据库厂商的特殊协议转换成Java代码及二进制类码,使Java 数据库客户方与数据库服务器方通信。例如:Oracle用SQLNet协议,DB2用IBM 的数据库协议。数据库厂商的特殊协议也应该被安装在客户机上。这也是令人讨厌和麻烦的解决方案。
(3) JDBC-Net pure Java driver方式:这种方式是纯Java driver。数据库客户以标准网络协议(如HTTP、SHTTP)同数据库访问服务器通信,数据库访问服务器然后翻译标准网络协议成为数据库厂商的专有特殊数据库访问协议(也可能用到ODBC driver)与数据库通信。对Internet 和Intranet 用户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Java driver 被自动的,以透明的方式随Applets自Web服务器而下载并安装在用户的计算机上。
(4) Native-protocol pure Java driver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纯Java driver。数据库厂商提供了特殊的JDBC协议使Java数据库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通信。然而,将把代理协议同数据库服务器通信改用数据库厂商的特殊 JDBC driver。这对Intranet 应用是高效的,可是数据库厂商的协议可能不被防火墙支持,缺乏防火墙支持在Internet 应用中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四种方式中,只有第三、四种方式的驱动支持 Applet的零安装。因为JDBC drivers 完全用Java 写成,并从Web 服务器上随applet下载。为了支持零安装,驱动程序应该被放在Web上,并与applet 在相同目录。而第四种存在安全隐患。
3. MVC架构的特点
基于Java的Web应用系统采用MVC架构模式,即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控制)分离设计。这是目前WEB应用服务系统的主流设计方向。
Model:即处理事务逻辑的模块,每一种处理一个模块。
View:视图负责页面显示,负责显示MODEL处理结果给用户,主要实现数据到页面转换过程。
Control:控制负责每个请求request的分发dispatch,把FORM数据传递给MODEL处理,把处理结果的数据传递给VIEW显示。
4. java垃圾收集机制
Java的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实例(对象)从中分配空间。Java虚拟机(JVM)的堆中储存着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建立的所有对象,这些对象通过new、newarray、anewarray和multianewarray等指令建立,但是它们不需要程序代码来显式地释放。一般来说,堆的是由垃圾回收 来负责的,尽管JVM规范并不要求特殊的垃圾回收技术,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垃圾回收,但是由于内存的有限性,JVM在实现的时候都有一个由垃圾回收所管理的堆。垃圾回收是一种动态存储管理技术,它自动地释放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对象,按照特定的垃圾收集算法来实现资源自动回收的功能。
在C++中,对象所占的内存在程序结束运行之前一直被占用,在明确释放之前不能分配给其它对象;而在Java中,当没有对象引用指向原先分配给某个对象的内存时,该内存便成为垃圾。JVM的一个系统级线程会自动释放该内存块。垃圾收集意味着程序不再需要的对象是"无用信息",这些信息将被丢弃。当一个对象不再被引用的时候,内存回收它占领的空间,以便空间被后来的新对象使用。事实上,除了释放没用的对象,垃圾收集也可以清除内存记录碎片。由于创建对象和垃圾收集器释放丢弃对象所占的内存空间,内存会出现碎片。碎片是分配给对象的内存块之间的空闲内存洞。碎片整理将所占用的堆内存移到堆的一端,JVM将整理出的内存分配给新的对象。
垃圾收集能自动释放内存空间,减轻编程的负担。这使Java 虚拟机具有一些优点。首先,它能使编程效率提高。在没有垃圾收集机制的时候,可能要花许多时间来解决一个难懂的存储器问题。在用Java语言编程的时候,靠垃圾收集机制可大大缩短时间。其次是它保护程序的完整性, 垃圾收集是Java语言安全性策略的一个重要部份。
垃圾收集的一个潜在的缺点是它的开销影响程序性能。Java虚拟机必须追踪运行程序中有用的对象, 而且最终释放没用的对象。这一个过程需要花费处理器的时间。其次垃圾收集算法的不完备性,早先采用的某些垃圾收集算法就不能保证100%收集到所有的废弃内存。
1. 面向对象语言的特点
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2. java与数据库连接的四种方法
Java语言在数据库应用方面,特别在基于Web 的B/S结构的在线数据库应用方面的烦琐复杂配置等,并不能使用户和程序开发双方都十分满意。SunSoft虽提供了用Java语言编写成的Java与数据库的接口规范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而JavaSoft说JDBC并不代表什么),使Java程序可以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的JDBC API来与不同的数据库通信。确保了"100%纯Java"的解决方案。JDBC API 定义了Java中的类和接口,表示数据库连接、SQL 指令、结果集合等。它允许Java程序员发送SQL 指令并处理结果。JDBC API 提供两种主要接口:一是面向开发人员的java.sql程序包,使得Java程序员能够进行数据库连接,执行SQL查询,并得到结果集合。Java2 的java.sql包提供了6个类和18个接口,下文将介绍;另一是面向底层数据库厂商的JDBC Drivers ,目前为止,Java2的JDBC Drivers仅提供下述四种类型的数据库驱动方式,且各有利弊:
(1) JDBC-ODBC bridge plus ODBC driver 方式:JDBC-ODBC 桥接方式利用微软的开放数据库互连接口(ODBC API)同数据库服务器通讯,客户端计算机首先应该安装并配置ODBC driver 和JDBC-ODBC bridge两种驱动程序。这是Applets访问你的数据库最可能的解决方式,但这对Internet 和Intranet 用户而言简直是一个非常令人讨厌和麻烦的解决方案。
(2) Native-API partly Java driver方式:这种驱动方式将数据库厂商的特殊协议转换成Java代码及二进制类码,使Java 数据库客户方与数据库服务器方通信。例如:Oracle用SQLNet协议,DB2用IBM 的数据库协议。数据库厂商的特殊协议也应该被安装在客户机上。这也是令人讨厌和麻烦的解决方案。
(3) JDBC-Net pure Java driver方式:这种方式是纯Java driver。数据库客户以标准网络协议(如HTTP、SHTTP)同数据库访问服务器通信,数据库访问服务器然后翻译标准网络协议成为数据库厂商的专有特殊数据库访问协议(也可能用到ODBC driver)与数据库通信。对Internet 和Intranet 用户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Java driver 被自动的,以透明的方式随Applets自Web服务器而下载并安装在用户的计算机上。
(4) Native-protocol pure Java driver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纯Java driver。数据库厂商提供了特殊的JDBC协议使Java数据库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通信。然而,将把代理协议同数据库服务器通信改用数据库厂商的特殊 JDBC driver。这对Intranet 应用是高效的,可是数据库厂商的协议可能不被防火墙支持,缺乏防火墙支持在Internet 应用中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四种方式中,只有第三、四种方式的驱动支持 Applet的零安装。因为JDBC drivers 完全用Java 写成,并从Web 服务器上随applet下载。为了支持零安装,驱动程序应该被放在Web上,并与applet 在相同目录。而第四种存在安全隐患。
3. MVC架构的特点
基于Java的Web应用系统采用MVC架构模式,即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控制)分离设计。这是目前WEB应用服务系统的主流设计方向。
Model:即处理事务逻辑的模块,每一种处理一个模块。
View:视图负责页面显示,负责显示MODEL处理结果给用户,主要实现数据到页面转换过程。
Control:控制负责每个请求request的分发dispatch,把FORM数据传递给MODEL处理,把处理结果的数据传递给VIEW显示。
4. java垃圾收集机制
Java的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实例(对象)从中分配空间。Java虚拟机(JVM)的堆中储存着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建立的所有对象,这些对象通过new、newarray、anewarray和multianewarray等指令建立,但是它们不需要程序代码来显式地释放。一般来说,堆的是由垃圾回收 来负责的,尽管JVM规范并不要求特殊的垃圾回收技术,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垃圾回收,但是由于内存的有限性,JVM在实现的时候都有一个由垃圾回收所管理的堆。垃圾回收是一种动态存储管理技术,它自动地释放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对象,按照特定的垃圾收集算法来实现资源自动回收的功能。
在C++中,对象所占的内存在程序结束运行之前一直被占用,在明确释放之前不能分配给其它对象;而在Java中,当没有对象引用指向原先分配给某个对象的内存时,该内存便成为垃圾。JVM的一个系统级线程会自动释放该内存块。垃圾收集意味着程序不再需要的对象是"无用信息",这些信息将被丢弃。当一个对象不再被引用的时候,内存回收它占领的空间,以便空间被后来的新对象使用。事实上,除了释放没用的对象,垃圾收集也可以清除内存记录碎片。由于创建对象和垃圾收集器释放丢弃对象所占的内存空间,内存会出现碎片。碎片是分配给对象的内存块之间的空闲内存洞。碎片整理将所占用的堆内存移到堆的一端,JVM将整理出的内存分配给新的对象。
垃圾收集能自动释放内存空间,减轻编程的负担。这使Java 虚拟机具有一些优点。首先,它能使编程效率提高。在没有垃圾收集机制的时候,可能要花许多时间来解决一个难懂的存储器问题。在用Java语言编程的时候,靠垃圾收集机制可大大缩短时间。其次是它保护程序的完整性, 垃圾收集是Java语言安全性策略的一个重要部份。
垃圾收集的一个潜在的缺点是它的开销影响程序性能。Java虚拟机必须追踪运行程序中有用的对象, 而且最终释放没用的对象。这一个过程需要花费处理器的时间。其次垃圾收集算法的不完备性,早先采用的某些垃圾收集算法就不能保证100%收集到所有的废弃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