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类别
分类与聚类
l Classification (分类):
给定一堆样本数据,以及这些数据所属的类别标签,通过算法来对预测新数据的类别
有先验知识
l Clustering(聚类):
事先并不知道一堆数据可以被划分到哪些类,通过算法来发现数据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将相似的数据划入相应的类,简单地说就是把相似的东西分到一组
没有先验知识
常见的分类与聚类算法
Ø 常用的分类算法:k-最近邻法(k-nearestneighbor,kNN),决策树分类法,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native Bayesian classifier)、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器,神经网络法,模糊分类法等等。
Ø 常见聚类算法: K均值(K-meansclustering)聚类算法、K-MEDOIDS算法、CLARANS算法;BIRCH算法、CURE算法、CHAMELEON算法等;基于密度的方法:DBSCAN算法、OPTICS算法、DENCLUE算法等;基于网格的方法:STING算法、CLIQUE算法、WAVE-CLUSTER算法;
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
机器学习按照训练数据是否有“先验知识”,一般划分为三类:
1) 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
2) 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3)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注释:
ü 监督式学习技术需要关于结果的先验知识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研究一个市场活动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市场是否产生预期的反应来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决定下一步要花多少钱。监督式学习技术为预测和分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ü 无监督学习技术不需要先验知识。
例如,在某些欺诈的案例中,只有当事情发生很久以后,我们才可能知道某次交易是不是欺诈。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试图预测哪些交易是欺诈,我们不如使用机器学习来识别那些可疑的交易,并做出标记,以备后续观察。我们对某种特定的结果缺乏先验知识、但仍希望从数据中汲取有用的洞察时,就要用到无监督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