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中,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提供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冗余。本文将深入探讨各种RAID类型的优缺点,并提供性能对比数据,以帮助您选择最适合的RAID配置。
一、什么是RAID磁盘阵列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翻译过来就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功能实现
-
提高IO能力,磁盘并行读写
-
提高耐用性,磁盘冗余算法来实现
RAID实现的方式
-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安装OS前在BIOS里配置
-
软件RAID:通过OS实现
RAID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配置,常见的类型包括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10、RAID 50和RAID 60。
二、各种RAID类型及其优缺点
1. RAID 0

深入解析RAID类型、优缺点与性能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5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