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公司里面,基本大大小小所有的服务器端应用程序都是部署在 Linux 服务器上面。由于之前在外企工作,开发的应用程序需要依赖于 Windows 的 API,因此程序都是部署在 Windows Server 上面,导致自己对 Linux 也是只知道皮毛。所以就趁这段时间系统的学习一下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不求精通,但求能在工作上能够熟练操作,例如编写一些 Shell 脚本,配置一些环境变量,部署一些程序等。恰好翻到书柜里面的这本书 《Unix 入门经典》,大家都知道 Linux 是芬兰研究生 Linus Torvalds 基于 Unix 开发的类 Unix 系统,于是就顺手看了起来。
Unix 操作系统于 1969 年 诞生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这家公司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是从贝尔实验室创造出来的东西,大家肯定都是耳熟能详的,例如 C,C++ 编程语言,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激光等。这款操作系统制作出来以后,贝尔实验室为了扩大它的使用率,使用者对它支付很小的一笔费用即可获得它的源代码。因为很多高校里面的教师都购买它来教学使用,这样高校里面的学生毕业以后到企业里面工作后,因为他们熟悉 Unix,随之就会采购 Unix 来应用在工作上面,因此这也为 Unix 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基于 Unix 操作系统衍生出来很多版本,最基本的俩个分叉是 AT&T System V 和 BSD(Berk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基于这俩个系统分叉,后面演变出来了很多的版本的 Unix 操作系统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比较出名的有 Sun Microsystem's Solaris Unix, IBM AIX,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Fedora Core, Mac OS X, Free BSD, Open BSD 等等。许多供应商想标准化 Unix,其中最成功的 IEEE 的一个产品 POSIX 标准,虽然不是所有的 Unix 都按照此标准生产,但是大多数都遵循了标准中的主要原则。
作为一款成熟而如此流行的操作系统,负责和底层硬件打交道,一些系统的核心组件是必不可少的。Unix 的组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