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Git 简史
git是一个分布式版本控制软件,最初由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创作,于2005年以GPL发布。最初目的是为更好地管理Linux内核开发而设计。应注意的是,这与GNU Interactive Tools(一个类似Norton Commander界面的文件管理器)有所不同。
git最初的开发动力来自于BitKeeper和Monotone。git最初只是作为一个可以被其他前端(比如Cogito或Stgit)包装的后端而开发的,但后来git内核已经成熟到可以独立地用作版本控制。很多著名的软件都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其中包括Linux内核、X.Org服务器和OLPC内核等项目的开发流程。
1.2 Git 基础
Git 在保存和处理各种信息的时候,虽然操作起来的命令形式非常相近,但它与其他版本控制系统的做法颇为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你准确地使用 Git 提供的各种工具。
(a) 直接记录快照,而非差异比较
Git 和其他版本控制系统的主要差别在于,Git 只关心文件数据的整体是否发生变化,而大多数其他系统则只关心文件内容的具体差异。这类系统 (CVS,Subversion,Perforce,Bazaar 等等)每次记录有哪些文件作了更新,以及都更新了哪些行的什么内容。Git 并不保存这些前后变化的差异数据。实际上,Git 更像是把变化的文件作快照后,记录在一个微型的文件系统中。每次提交更新时,它会纵览一遍所有文件的指纹信息并对文件作一快照,然后保存一个指向这次快照 的索引。为提高性能,若文件没有变化,Git 不会再次保存,而只对上次保存的快照作一链接。Git 的工作方式就如下图所示。
这是 Git 同其他系统的重要区别。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版本控制的套路,并对各个环节的实现方式作了新的设计。Git 更像是个小型的文件系统,但它同时还提供了许多以此为基础的超强工具,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 VCS。
(b) 近乎所有操作都是本地执行
在 Git 中的绝大多数操作都只需要访问本地文件和资源,不用连网。但如果用 CVCS 的话,差不多所有操作都需要连接网络。因为 Git 在本地磁盘上就保存着所有当前项目的历史更新,所以处理起来速度飞快。
举个例子,如果要浏览项目的历史更新摘要,Git 不用跑到外面的服务器上去取数据回来,而直接从本地数据库读取后展示给你看。所以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马上翻阅,无需等待。如果想要看当前版本的文件和一个月 前的版本之间有何差异,Git 会取出一个月前的快照和当前文件作一次差异运算,而不用请求远程服务器来做这件事,或是把老版本的文件拉到本地来作比较。
(c) 时刻保持数据完整性
在保存到 Git 之前,所有数据都要进行内容的校验和(checksum)计算,并将此结果作为数据的唯一标识和索引。换句话说,不可能在你修改了文件或目录之后,Git 一无所知。这项特性作为 Git 的设计哲学,建在整体架构的最底层。所以如果文件在传输时变得不完整,或者磁盘损坏导致文件数据缺失,Git 都能立即察觉。
Git 使用 SHA-1 算法计算数据的校验和,通过对文件的内容或目录的结构计算出一个 SHA-1 哈希值,作为指纹字符串。该字串由 40 个十六进制字符(0-9 及 a-f)组成,看起来就像是:
SHA-1: 24b9da6552252987aa493b52f8696cd6d3b00373
Git 的工作完全依赖于这类指纹字串,所以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哈希值。实际上,所有保存在 Git 数据库中的东西都是用此哈希值来作索引的,而不是靠文件名。
(d) 多数操作仅添加数据
常用的 Git 操作大多仅仅是把数据添加到数据库。因为任何一种不可逆的操作,比如删除数据,都会使回退或重现历史版本变得困难重重。在别的 VCS 中,若还未提交更新,就有可能丢失或者混淆一些修改的内容,但在 Git 里,一旦提交快照之后就完全不用担心丢失数据,特别是养成定期推送到其他仓库的习惯的话。
这种高可靠性令我们的开发工作安心不少,尽管去做各种试验性的尝试好了,再怎样也不会弄丢数据。至于 Git 内部究竟是如何保存和恢复数据的,我们会在第九章讨论 Git 内部原理时再作详述。
(e) 文件的三种状态
对于任何一个文件,在 Git 内都只有三种状态:已提交(committed),已修改(modified)和已暂存(staged)。已提交表示该文件已经被安全地保存在本地数据库中了;已修改表示修改了某个文件,但还没有提交保存;已暂存表示把已修改的文件放在下次提交时要保存的清单中。
由此我们看到 Git 管理项目时,文件流转的三个工作区域:Git 的工作目录(Working Directory),暂存区域(Staging Area),以及本地仓库(Repository)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 Git 目录(译注:如果 git clone 出来的话,就是其中 .git 的目录;如果git clone –bare 的话,新建的目录本身就是 Git 目录。),它是 Git 用来保存元数据和对象数据库的地方。该目录非常重要,每次克隆镜像仓库的时候,实际拷贝的就是这个目录里面的数据。
从项目中取出某个版本的所有文件和目录,用以开始后续工作的叫做工作目录。这些文件实际上都是从 Git 目录中的压缩对象数据库中提取出来的,接下来就可以在工作目录中对这些文件进行编辑。
所谓的暂存区域只不过是个简单的文件,一般都放在 Git 目录中。有时候人们会把这个文件叫做索引文件,不过标准说法还是叫暂存区域。
基本的 Git 工作流程如下:
- 在工作目录中修改某些文件;
- 对修改后的文件进行快照,然后保存到暂存区域;
- 提交更新,将保存在暂存区域的文件快照永久转储到 Git 目录中。
所以,我们可以从文件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状态:如果是 Git 目录中保存着的特定版本文件,就属于已提交状态;如果作了修改并已放入暂存区域,就属于已暂存状态;如果自上次取出后,作了修改但还没有放到暂存区域,就是已修改状态。
1.3 Git 的安装
GitHub provides desktop clients that include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the most common repository actions and an automatically
updating command line edition of Git for advanced scenarios.GitHub for Windows https://windows.github.com
GitHub for Mac https://mac.github.com
Git distributions for Linux and POSIX systems are available on the
official Git SCM web site.Git for All Platforms http://git-scm.com
在 Linux 上安装
如果你想在 Linux 上用二进制安装程序来安装 Git,可以使用发行版包含的基础软件包管理工具来安装。 如果以 Fedora 上为例,你可以使用 yum:
$ sudo yum install git
在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上,使用 apt-get: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要了解更多选择,Git 官方网站上有在各种 Unix 风格的系统上安装步骤,网址为 http://git-scm.com/download/linux。
从源代码安装
有人觉得从源码安装 Git 更实用,因为你能得到最新的版本。 二进制安装程序倾向于有一些滞后,当然近几年 Git 已经成熟,这个差异不再显著。
如果你想从源码安装 Git,需要安装 Git 依赖的库:curl、zlib、openssl、expat,还有libiconv。 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yum (如 Fedora)或者 apt-get(如基于 Debian 的系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安装最小化的依赖包来编译和安装 Git 的二进制版:
$ sudo yum install curl-devel expat-devel gettext-devel \
openssl-devel zlib-devel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url4-gnutls-dev \
libexpat1-dev gettext libz-dev libssl-dev
为了能够添加更多格式的文档(如 doc, html, info),你需要安装以下的依赖包:
$ sudo yum install asciidoc xmlto docbook2x
$ sudo apt-get install asciidoc xmlto docbook2x
Git最新发布版本的 tar 包可以从 Kernel.org 网站获取,网址为 https://www.kernel.org/pub/software/scm/git,或从 GitHub 网站上的镜像来获得,网址为 https://github.com/git/git/releases。 通常在 GitHub 上的是最新版本,但 kernel.org 上包含有文件下载签名,如果你想验证下载正确性的话会用到。
接着,编译并安装:
$ tar -zxf git-2.0.0.tar.gz
$ cd git-2.0.0
$ make configure
$ ./configure --prefix=/usr
$ make all doc info
$ sudo make install install-doc \
install-html install-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