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总结
这一版进一步减小了同步代码块,我以为会有相对明显一点的进步,但是结果并没有。
010版本更新说明
为了减小同步代码块,同时方便对比,拆分成了两个文件:Version010Method1.java、Version010Method2.java
这个版本对比了以下两咱代码的性能:(代码为伪代码)
第一种:同步代码块多一些
public void submitOrder(省略参数) {
// 1、查询用户
// 3、查询地址
synchronized (this) {
// 2、查询商品
// 4、检查全部相关的参数是否正确
// 7、更新商品的库存与销量
}
// 5、保存订单到数据库中,并返回订单ID
// 6、保存订单商品到数据库中
}
第二种:同步代码块少一些
public void submitOrder(省略参数) {
synchronized (this) {
// 2、查询商品
// 4、检查商品相关的参数是否正确
// 7、更新商品的库存与销量
}
// 1、查询用户
// 3、查询地址
// 8、检查其他参数
// 5、保存订单到数据库中,并返回订单ID
// 6、保存订单商品到数据库中
}
第一种:从数据库查出用户、从数据库查出地址、从数据库查出商品、在同步代码块中同时检查这三个参数是否正确
第二种:先不从数据库查出用户、也不从数据库查出地址、只从数据库查出商品、在同步代码块中只检查商品相关的代码是否正确
因此,第二种少了两步从数据库查询的操作,同时检查的参数也少了一些,总体来说,即同步代码块少一些。
测试结果
统计10次测试的平均值之后:
同步代码块多一些,每秒钟可以提交的订单数为:14
同步代码块少一些,每秒钟可以提交的订单数为:14
同步代码块多一些,提交每个订单平均耗时的纳秒数:65733853
同步代码块少一些,提交每个订单平均耗时的纳秒数:65896851
性能差别为:(65896851 - 65733853) / 65733853 * 100% = 0.24%,即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的性能下降了0.24%,没有明显差异
【备注】:不同的机器上的测试结果会不一样,以上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测试结果说明
那么问题来了:同步代码块明明少了,减少了两次查询数据库的机会呀,怎么会没有性能提升呢?
答案是:减少的那两次查询没有在同步代码中,是并发访问的,对整体时间的影响不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现测试代码的顺序对测试结果有影响。举例来说:
测试顺序1:
初始化数据库(销毁数据库、然后新建数据库)
测试`同步代码块多一些`的代码
关闭所有数据库连接
初始化数据库(销毁数据库、然后新建数据库)
测试`同步代码块少一些`的代码
关闭所有数据库连接
测试顺序2:
初始化数据库(销毁数据库、然后新建数据库)
测试`同步代码块少一些`的代码
关闭所有数据库连接
初始化数据库(销毁数据库、然后新建数据库)
测试`同步代码块多一些`的代码
关闭所有数据库连接
统计10次测试的平均值之后:
同步代码块少一些,提交每个订单平均耗时的纳秒数:65388623
同步代码块多一些,提交每个订单平均耗时的纳秒数:66342731
性能差别为:(66342731 - 65388623) / 65388623 * 100% = 1.45%,同步代码少一些
的性能比同步代码多一些
好一点,但是差异也不算明显。
至于为什么测试的顺序能影响测试的结果,我还没有找到原因。不过好在影响不算大,而实际项目中,100个Service,1000个方法,想控制顺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以后就不再考虑测试的顺序了。
源码
010版本的github源码在这里,如果不知道怎样运行项目,请参考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