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位教授说过,人机交互的最佳方式就是:人在与机器交互时,感觉不到机器的存在。
例如:当我们在网上购物时,我们大脑的思维方式(思维流)是:
1.浏览各种电子商铺。(逛商场)
2.结合各个电子商铺中的商品信息(图片、用户评论)和互联网上其他购买者的信息进行思考。(这个东西好不好呢?听说王太太用的挺好
3.综合得到的信息,得出是否购买此商品的结论。
简单地说就是:看看-
而当我们真正坐在电脑前进行购物时,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思考方式->
而人类思考方式向机器思维方式转化时,遇到的任何障碍都会给用户带来困惑感,厌倦感。如:找不到合适的关键词来搜索商品,物品信息显示不完备或难以理解,网银操作中不明白的步骤等等。
我认为,就是这种人类思维与机器思维之间的不停转化,导致人类在与机器交互时产生厌倦感、挫败感和沮丧感。
那么,我们应该学习像机器一样思考吗?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像机器一样思考,因为这是我们每天生存的一部分。开汽车、摆弄PC
慢慢地,我们面对冰冷的机器、复杂的说明书,感到越来越厌倦。我们想让机器变聪明,想让机器能理解我们,想让机器与我们沟通。
就是这样一种原动力的驱动,使我们愿意投入极大的精力来研发人机交互,让机器变的更“聪明”,让机器变的更容易我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