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的概述和定义格式 /* * 方法:其实就是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码块 * * 定义格式: *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1,参数类型 参数名2...) { * 方法体; * return 返回值; * } * 格式解释: * A:修饰符 目前记住public static * B:返回值类型 用于限定返回值的数据类型 * C:方法名 为了方便我们调用方法的名字 * D:参数类型 用于限定调用方法时传入的数据的类型 * E:参数名 用于接收调用方法时传入的数据的变量 * F:方法体 完成功能的代码 * G:return 结束方法,并且把返回值带给调用者 * * 写一个方法有两个明确: * A:返回值类型 明确功能结果的数据类型 * B:参数列表 明确有几个参数,以及参数的数据类型 2.方法的调用 /* * 方法的调用:(有明确返回值的方法调用) * A:单独调用,没有意义 * B:输出调用,有意义,但是不够好,因为我可能需要拿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 C:赋值调用,推荐方式 */ * * 如果一个方法没有明确的返回值类型,也不能把返回值类型的地方空出来,应该写void表示该方法无返回值类型。 * * 方法调用:(void修饰的方法的调用) * 只能单独调用 * */ 3.方法的重载 /* * 方法重载:在同一个类中,出现了方法名相同的情况。 * 方法重载的特点: * 方法名相同,参数列表不同。与返回值无关。 * 参数列表不同: * 参数的个数不同 * 参数对应的数据类型不同 * * 注意: * 在调用方法的时候,java虚拟机会通过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分同名的方法。 */ 4.方法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 /* * 方法的参数如果是基本数据类型:形式参数的改变不影响实际参数。 * * 形式参数:用于接收实际参数的变量 * 实际参数:实际参与运算的变量 */ /* * 如果参数是引用数据类型: * 形式参数的改变直接影响实际参数 */
1.面向对象思想的概述 /* * 面向对象思想: * 面向对象是基于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 * * 面向过程:强调的是每一个功能的步骤 * 面向对象:强调的是对象,然后由对象去调用功能 * * 面向对象的思想特点: * A:是一种更符合我们思考习惯的思想 * B: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 C:将我们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 * 举例: * 买电脑: * 面向过程:我要买电脑--我要明确买电脑的意义--上网查对应的参数信息--去中关村买电脑--讨价还价--买回电脑 * 面向对象:我要买电脑--班长去给我买电脑--买回电脑 * 洗衣服: * 面向过程:把衣服脱下来--找一个盆--放点洗衣粉--加点水--浸泡10分钟--揉一揉--清洗衣服--拧干--晾起来 * 面向对象:把衣服脱下来--打开全自动洗衣机--扔衣服--按钮--晾起来 */ 2.类及其成员的解释说明 /* * 我们学习编程语言,其实就是为了把现实世界的事物模拟出来,实现信息化。 * * 我们是如何表示现实世界的事物的呢? * A:属性 就是事物的描述信息 * B:行为 就是事物能够做什么 * 举例:学生 * * Java语言最基本的单位是类,所以,我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是通过类来体现现实世界事物的。 * * 类:是一组相关的属性和行为的集合 * 对象:就是该事物的具体体现 * 举例: * 类 学生 * 对象 班长 */ 3.类及其成员的定义 /* * 类的定义: * 类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的 * * 事物: * 属性 事物的描述信息 * 行为 事物能够做什么 * * 类是如何和事物进行对应的呢? * 类: * 成员变量 * 成员方法 4.成员变量与成员方法 * 成员变量: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变量的定义是一样的。 * 位置不同:类中,方法外 * 初始化值:不需要给初始化值 * 成员方法: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方法的定义是一样的。 * 去掉static关键字 */ 5.如何创建对象 /* * Student是一个学生事物描述类,main方法不适合放在它里面。 * * 使用一个类,其实就是使用该类的成员。(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 而我们要想使用一个类的成员,就必须首先拥有该类的对象。 * 我们如何拥有一个类的对象呢? * 创建对象就可以了? * 我们如何创建对象呢? * 格式: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 对象如何访问成员呢? * 成员变量:对象名.变量名 * 成员方法:对象名.方法名(...) */ 6.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 *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 A:在类中的位置不同 * 成员变量:类中,方法外 * 局部变量:方法中或者方法声明上(形式参数) * B:在内存中的位置不同 * 成员变量:堆内存 * 局部变量:栈内存 * C:生命周期不同 * 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 * 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存在,随着方法的调用完毕而消失 * D:初始化值的问题 * 成员变量:有默认值 *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必须先定义,赋值,最后使用 */ 7.private关键字 /* * 学生类 * * 通过对象直接访问成员变量,会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 这个时候,我们就想能不能不让外界的对象直接访问成员变量呢? * 能。 * 如何实现呢? * private关键字 * * private: * 是一个修饰符 * 可以修饰成员变量,也可以修饰成员方法 * 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只能在本类中被访问 * * 针对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我们会相应的提供getXxx()和setXxx()用于获取和设置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 8.this关键字 /* * 学生类 * * 起名字我们要求做到见名知意。 * 而我们现在的代码中的n和a就没有做到见名知意,所以我要改进。 * * 如果有局部变量名和成员变量名相同,在局部使用的时候,采用的是就近的原则。 * * 我们有没有办法把局部变量的name赋值给成员变量的name呢? * 有。 * * 什么办法呢? * 用this关键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 this:代表所在类的对象引用 * 方法被哪个对象调用,this就代表那个对象 * * 使用场景: * 局部变量隐藏成员变量 */ 9.构造方法的格式和注意事项 /* * 构造方法: * 给对象的数据进行初始化 * * 格式: * 方法名和类名相同 * 没有返回值类型,连void都不能写 * 没有具体的返回值 * * 构造方法的注意事项: * A:如果我们没有给出构造方法,系统将会提供一个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供我们使用。 * B:如果我们给出了构造方法,系统将不在提供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供我们使用。 *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使用无参构造方法,就必须自己提供。 * 推荐:自己给无参构造方法 * C:构造方法也是可以重载的 * */ 10.构造方法的使用 //如何调用构造方法呢? //通过new关键字调用 //格式:类名 对象名 = new 构造方法(...); 11.类名作为形式参数:其实这里需要的是该类对象。 12.如果方法的返回值是类名:其实返回的是该类的对象
java基础知识(5)(方法、面向对象)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2-04-20 04:00:0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