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入侵检测系统:技术与防御策略解析
1. 物联网面临的安全挑战
1.1 时空服务安全
物联网框架中的活动表现为时空驱动的幅度,同一框架内物联网设备的信息应具备合理的时间行为和空间地理位置。然而,这些时空标签需防止恶意用户获取,以避免重放攻击,同时用户的位置信息不能泄露给未授权用户。
1.2 资源限制
大多数物联网组件体积小,在计算能力、内存、网络传输带宽和能源可用性方面资源受限。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资源限制可能导致篡改、数据丢失和节点克隆等攻击。这限制了重量级加密算法的安装,因此主要使用轻量级解决方案。
1.3 信息交换安全
物联网源节点交换的任何信息都应进行加密,加密方法取决于设备类型、容量和计算能力。不当的加密选择会导致安全漏洞,如数据泄露。此外,加密信息的节点可能遭受拒绝服务攻击或资源耗尽攻击,因此端到端加密安全至关重要。
1.4 服务和资源发现
物联网框架需采用资源机制和服务发现,以实现设备的自主性和自我发现。通过实施双向验证保护物联网设备,防止欺骗活动和避免网络中发送虚假请求的病毒引发的拒绝服务攻击。
1.5 信任与隐私
物联网传感器设备管理着用户的私人信息,如用户习惯、患者信息等,因此隐私和信息保护至关重要。用户和物联网设备应通过可靠的管理进行验证,以防止欺骗、篡改和数据泄露攻击。
2. 传统防御机制
2.1 数据包过滤
通过防火墙和代理服务器过滤数据包,是防范 IP 欺骗攻击的重要保护措施。过滤分为两种类型:
-
物联网入侵检测技术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8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