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GZO的铁电薄膜晶体管:性能、应用与前景
1. 机械应力与铁电材料相稳定性
铁电材料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机械应力对相稳定性的作用至关重要。机械应力会导致材料内部的晶格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电学性能。例如,残余机械应力会使材料的最优掺杂浓度发生偏移。因此,通过控制机械应力,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精确调控。
材料的相图可以用机械应力来描述,这为我们理解和控制材料的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调整机械应力,可以使材料处于不同的相态,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2. 微观结构对铁电响应的影响
薄膜的微观结构是导致器件性能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微观结构包括晶粒结构、局部晶体相和局部晶体取向等。通过透射菊池衍射技术,我们可以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研究。
不同的掺杂浓度和退火温度会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例如,低掺杂浓度会增加单斜晶相的晶粒数量,而退火温度在1000°C及以上时,单斜晶相的比例会增加。此外,不同的掺杂剂会导致不同的晶粒尺寸,如Si掺杂的HfO₂与HZO相比,晶粒尺寸明显更大。
不同的衬底也会对材料的微观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在预织构的TiN衬底上生长的层具有<100>取向的强晶体织构,而在SiO₂上生长的层则只有<111>或<110>取向的弱织构,且晶粒尺寸更大。这些微观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可变性。
微观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器件的可变性。研究表明,器件的尺寸(如沟道宽度和长度)会影响其开关行为和可变性,这与电流渗流路径的存在密切相关。此外,晶体织构和晶粒尺寸的变化也会强烈改变开关行为,晶粒统计对器件可变性也有影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