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设备驱动开发中的内核核心框架与锁机制
1. 引言
在嵌入式设备驱动开发中,Linux 内核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核心框架和功能,旨在减少开发工作量。我们将重点探讨内核锁定 API、工作延迟机制以及中断管理等内容,这些都是驱动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 技术要求
要理解和掌握后续内容,你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 高级计算机架构知识和 C 编程技能
- 可从 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 获取的 Linux 内核 4.19 源代码
3. 内核锁定 API 和共享对象
3.1 共享资源与同步机制
当一个资源可以被多个竞争者访问时,就称其为共享资源。为了确保资源的独占访问,操作系统需要进行同步操作。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依赖硬件支持的原子操作来实现同步,简单系统也可通过禁用中断来保证原子性。
常见的同步机制有:
- 锁 :用于互斥访问,一个竞争者持有锁时,其他竞争者被排除在外。内核中常见的锁原语有自旋锁和互斥锁。
- 条件变量 :主要用于感知或等待资源状态的变化。Linux 内核未直接实现条件变量,但提供了等待队列和完成队列来实现类似功能。
3.2 自旋锁
3.2.1 自旋锁的原理
自旋锁是基于硬件的锁定原语,依赖硬件提供的原子操作。它主要用于不允许或不需要睡眠的原子上下文,如中断处理或禁用抢占时,也可作为跨 CPU 的锁定原语。
自旋锁的工作流程如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