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忆阻器件在仿生应用中的探索
1. 忆阻器件的学习能力
忆阻器件已成功展示出学习能力,包括运用类似生物的尖峰时间依赖可塑性(STDP)规则进行学习。有机忆阻器件具有诸多优势:
- 低开关电压,可低至 1V。
- 高关态/开态电阻比(Roff/Ron),最高可达 10⁴。
- 长保持时间,不少于 10⁴ 秒。
- 多级电阻切换,至少有 16 个稳定的电阻状态。
实验表明,这些忆阻元件可通过尖峰学习机制进行训练。例如,经典条件反射模型(电子“巴甫洛夫的狗”)已通过有机忆阻器件实现为简单的神经形态电路。
2. 迈向突触假体
突触是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生物结构,能实现特定的单向信息流(兴奋或抑制)。突触连接是神经网络的关键元素,其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
为了恢复因创伤或其他病理导致的突触功能丧失,可以引入电子突触直接连接神经元。只要这些人工突触能重现自然突触的主要特征,包括可塑性,就能实现这一目标。此外,开发具有前所未有的特性的电子突触,可能会创造出具有非凡能力的半机械人。
下面是一个实验示例,用于实现突触假体的初步探索:
- 实验材料 :使用大鼠脑切片中未连接的第 5 层锥体神经元对进行膜片钳记录。
- 实验过程 :
1. 最初,通过负电压加载将忆阻器件电阻设置为高值。
2. 在“突触前”细胞 1 中,通过超阈值去极化步骤诱导动作电位(APs)。
3. 由于忆阻器件初始电阻高,细胞 1 中的 APs 仅在“突触后”细胞 2 中产生亚阈值去极化响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8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