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伪造检测技术:从特征处理到算法优化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图像伪造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准确检测图像伪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介绍一系列用于图像伪造检测的技术,包括特征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特征选择和预训练 CNN 模型,以及 BAT 算法优化等内容。
1. 不同 ML 方法处理的特征
为了评估图像伪造检测效果,我们选择了多种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朴素贝叶斯(Naïve Bayes)、决策树(Decision Trees)、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随机森林分类器(Random Forest Classifier)。模型堆叠通过投票过程确定了能产生最佳准确率的分类器组合。同时,采用欧几里得距离和阈值方法对自然数字图像进行图像伪造预测。
1.1 实验数据集
实验基于五个数据集进行,具体信息如下:
| 数据集名称 | 原始图像数量 | 篡改图像数量 |
| — | — | — |
| CASIA | 100 | 100 |
| CoMoFoD | 300 | 300 |
| MICC - F220 | 150 | 150 |
| HiFoD | 1216 | 1216 |
| Kodak | 部分类别数据 | 部分类别数据 |
1.2 特征提取与算法融合
利用局部二值模式(LBP)的变体和灰度游程长度矩阵(GLRLM)进行特征提取。LBP 变体产生七个特征,GLRLM 产生七个不同的组件像素值,两者结合共得到 14 个特征。提出的 LBPSOS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