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函数:
1、定义一个函数要使用 def 语句,依次写出函数名、括号、括号中的参数和冒号:,然后,在缩进块中编写函数体,函数的返回值用 return 语句返回。
def my(x):
if x >= 0:
return x
else:
return None
2、None写成none时,会报错NameError: name 'none' is not defined
3、支持返回多值
import math
def move(x, y, step, angle):
nx = x + step * math.cos(angle)
ny = y - step * math.sin(angle)
return nx, ny
>>> x, y = move(100, 100, 60, math.pi / 6)
>>> print x, y
151.961524227 70.0
Python的函数返回多值其实就是返回一个tuple,在语法上,返回一个tuple可以省略括号,而多个变量可以同时接收一个tuple,按位置赋给对应的值
4、使用递归函数时,要防止溢出。
在计算机中,函数调用是通过栈(stack)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每当进入一个函数调用,栈就会加一层栈帧,每当函数返回,栈就会减一层栈帧。由于栈的大小不是无限的,所以,递归调用的次数过多,会导致栈溢出。栈一般默认为1-2M
解决方案:
1’用栈把递归转换成非递归
2’使用static对象替代nonstatic局部对象
在递归函数设计中,可以使用static对象替代nonstatic局部对象(即栈对象),这不仅可以减少每次递归调用和返回时产生和释放nonstatic对象的开销,而且static对象还可以保存递归调用的中间状态,并且可为各个调用层所访问。
3’增大堆栈大小值
当创建一个线程的堆栈时,系统将会保留一个链接程序的/STACK开关指明的地址空间区域。但是,当调用CreateThread或_beginthreadex函数时,可以重载原先提交的内存数量。这两个函数都有一个参数,可以用来重载原先提交给堆栈的地址空间的内存数量。如果设定这个参数为0,那么系统将使用/STACK开关指明的已提交的堆栈大小值。后面将假定我们使用默认的堆栈大小值,即1MB的保留区域,每次提交一个页面的内存。(此处不明白)
5、默认函数参数
由于函数的参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匹配,所以默认参数只能定义在必需参数的后面:
# OK:
def fn1(a, b=1, c=2):
pass
# Error:
def fn2(a=1, b):
pass
定义一个 greet() 函数,它包含一个默认参数,如果没有传入,打印 ‘Hello, world.’,如果传入,打印 ‘Hello, xxx.’
def greet(name='world'):
print 'Hello, ' + name + '.'
greet()
greet('Bart')
6、定义一个可变参数:
def fn(*args):
print args
可变参数的名字前面有个 * 号,我们可以传入0个、1个或多个参数给可变参数。Python解释器会把传入的一组参数组装成一个tuple传递给可变参数,因此,在函数内部,直接把变量 args 看成一个 tuple 就好了。
官方文档:
调用函数的时候,如果传入的参数数量不对类型错了,会报TypeError的错误
常见:
一、数学相关
1、绝对值:abs(-1)
2、最大最小值:max([1,2,3])、min([1,2,3])
3、序列长度:len(‘abc’)、len([1,2,3])、len((1,2,3))
4、取模:divmod(5,2)//(2,1)
5、乘方:pow(2,3,4)//2**3/4
6、浮点数:round(1)//1.0
二、功能相关
1、函数是否可调用:callable(funcname),注意,funcname变量要定义过
2、类型判断:isinstance(x,list/int)
3、比较:cmp(‘hello’,’hello’)
4、快速生成序列:(x)range([start,] stop[, step])
三、类型转换
1、int(x)
2、long(x)
3、float(x)
4、complex(x) //复数
5、str(x)
6、list(x)
7、tuple(x) //元组
8、hex(x)
9、oct(x)
10、chr(x)//返回x对应的字符,如chr(65)返回‘A’
11、ord(x)//返回字符对应的ASC码数字编号,如ord(‘A’)返回65
四、字符串处理
1、首字母大写:str.capitalize
>>> 'hello'.capitalize()
'Hello'
2、字符串替换:str.replace
>>> 'hello'.replace('l','2')
'he22o'
可以传三个参数,第三个参数为替换次数
3、字符串切割:str.split
>>> 'hello'.split('l')
['he', '', 'o']
可以传二个参数,第二个参数为切割次数
以上三个方法都可以引入String模块,然后用string.xxx的方式进行调用。
五、序列处理函数
1、len:序列长度
2、max:序列中最大值
3、min:最小值
4、filter:过滤序列
>>> filter(lambda x:x%2==0, [1,2,3,4,5,6])
[2, 4, 6]
5、zip:并行遍历
>>> name=['jim','tom','lili']
>>> age=[20,30,40]
>>> tel=['133','156','189']
>>> zip(name,age,tel)
[('jim', 20, '133'), ('tom', 30, '156'), ('lili', 40, '189')]
注意,如果序列长度不同时,会是下面这样的结果:
>>> name=['jim','tom','lili']
>>> age=[20,30,40]
>>> tel=['133','170']
>>> zip(name,age,tel)
[('jim', 20, '133'), ('tom', 30, '170')]
6、map:并行遍历,可接受一个function类型的参数
>>> a=[1,3,5]
>>> b=[2,4,6]
>>> map(None,a,b)
[(1, 2), (3, 4), (5, 6)]
>>> map(lambda x,y:x*y,a,b)
[2, 12, 30]
7、reduce:归并
>>> l=range(1,101)
>>> 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reduce(lambda x,y:x+y,l)
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