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地点
2006年12月7-8日,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
会议议程
(1)本次会议共分为三个分会场:企业管理、开发管理和高级技术。
(2)我有选择性的参加了如下专题:
1 微软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
2 软件产业的研发战略与发展趋势
3 高级项目管理(微软产品开发的实践精华)
4 提升企业价值与面向服务的IT规划与架构
5 基于Vista的全新的企业应用开发
6 软件即服务(SaaS)时代的软件开发
7 微软程序开发制胜策略
主要论点
(1)微软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
微软的价值观:正直诚实,充满热情,开放心态、尊重他人,勇于迎接挑战。
微软的竞争战略:明确的远景和使命,专注于软件;人才战略、平台战略、量化管理。
微软的成功之道:技术、领导艺术、人才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战而屈人之兵;雇用比自己强的人。
(2)软件产业的研发战略与发展趋势
研发战略:创新是微软的核心研发战略。
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网络化、服务化和国际化。
中国软件产业的创新机遇:嵌入式系统(Mobile, CE, Embedded SW for industry);互联网服务;垂直行业(电子政务,金融,电信,娱乐,教育);软件咨询和服务(企业服务和IT外包)。
(3)高级项目管理
主要是针对微软的开发实践,讲述了微软的产品研发管理规程。其具体内容完全来自微软首席项目经理栾跃的著作《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上海交大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4)提升企业价值与面向服务的IT规划与架构
1 信息化趋势:微软认为,集成与创新是信息化的大趋势。所谓集成,首先是垂直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其次是应用资源的统一管理。所谓创新,主要是SOA理念的应用。
2 今天的IT建设需求:管理者的需求(IT经费有限,更高的投资回报率,部署更快,更加个性化);CIO的需求(迫切需要集成);业务人员的需求(恰到好处,安全可靠)。
3 SOA的精髓:(1)通过提供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方式实现信息孤岛的互联互通。(2)通过Web Service实现信息孤岛的联邦式(松耦合)集成与协同平台。(3)Web Service不是独立应用系统内部的必需。
4 未来应用的主要形式:联邦式的Portal+工作流引擎+规则引擎+完整的数据映射+异构型应用适配器。联邦式的统一门户集成,使得用户采用SSO的机制一次登陆,无限访问独立的应用系统;从广义上看,一切都是工作流,工作流引擎将是主导的业务驱动器;规则引擎将是业务化和弹性化的服务提供者;此外,必须有完整的数据封装、数据转换和数据表达机制;基于Web Service的异构型适配器是系统互联的标准。
(5)基于Vista的全新的企业应用开发
Vista是XP的下一代客户端操作系统,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的品牌机将预装Vista。Vista将更加安全,有更强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内嵌了.Net Framework 3.0。Vista有如下三个特点:Confident(更加安全,内嵌IE7.0);Clear(丰富体验);Connected(互联互通,内嵌RSS和Soap协议)。
与其说是基于Vista的全新开发,倒不如说是基于.Net 3.0的全新开发。.Net 3.0本质上就是.Net 2.0+WPF+WWF+WCF+CS.
1 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丰富的客户体验组件库。提供客户体验的统一Smart Client编程模型,采用XAML描述用户界面。更加灵活,更加逼真和多态。传统的纯页面的开发将被淘汰。
2 WWF(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WWF是一个免费的、嵌入式工作流组件,它运行于独立进程的内部,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流驱动平台。对于企业级的应用而言,微软推荐BizTalk(事实上,BizTalk主要的还不是工作流引擎)。
3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提供强大的基于Web Service的互操作性,统一了现有的分布式技术,实现了面向服务的联邦式(松耦合)应用集成。使得基于SOA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基本上只需要使用基于属性的开发模式即可(AOP)。
4 CS(CardSpace)
以前叫InfoCard,现在统一更名为CardSpace。
这一块很多人抱怨微软的技术人员也没有讲述清楚。我的理解是:面对企业内部不同的系统,业务人员会有不同的身份认证策略,即身份卡片,每次都会使用这个身份卡片登陆(用户名和密码之类),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目前大部分系统是采用SSO和AD技术单点登陆来实现,而CS则是这种模式的一个提升,即把用户的不同身份卡片统一管理,放在一个卡片空间中,而这个卡片空间由Vista操作系统管理。一旦用户登录进入该操作系统,要访问其他应用,Vista将自动出示卡片,不再需要用户手动的认证了。
前面谈到三种组件技术,我们都用过或者体验做过小的Demo,可是这个组件没有体验过。具体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6)软件即服务(SaaS)时代的软件开发
微软自从1990年开始,每5年有一次战略转型。1990年转向了GUI,1995年转向了集成IE的Windows95,2000年转向了.Net战略,2005年开始转向SaaS。
所谓SaaS,也就是7年前我们提到的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所不同的是技术架构不同,基础平台不同。
当年ASP应用服务如火如荼,可是最终由于网络带宽、安全性、诚信以及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等问题而夭折。于今微软认为网络带宽不是问题,新一代的基于.Net3.0的Vista平台安全性有了保障,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以及国民征信系统的完善等,于是旧事重提,并且给了一个时髦的名字:软件即服务(SaaS)。
微软宣称,SaaS如同当年的Windows平台和.Net战略一样,是下一轮的战略核心。但是同时也承认有50%的人会使用独立系统,而不会去租赁SaaS服务。
SaaS的核心是服务的理念,有如下好处:解决了盗版的问题;用户可以“用我所用”,降低了成本;没有维护和升级的问题;广告服务。
(7)微软程序的开发制胜策略
此次微软一反常态,把自己内部的项目开发管理法宝“Product Studio”推介给用户,要求用户使用这个东西,并且作了演示。
我的收获
我想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所斩获。
(1)企业文化
“不战而屈人之兵,雇用比自己强的人”,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胸怀。
(2)SOA理念的实践
微软把SOA诠释为“提供服务与消费服务”的理念,并且定位为垂直的信息孤岛之间的联邦式(松耦合)互联互通的应用。
(3)软件架构
微软认为未来应用解决方案的主流架构应该是:
Portal + Workflow Engine + Rule Engine + Data Map + Adapter
鉴于这种观点,对于intelliFlow.Net而言,需要在门户集成和规则引擎上作更多的工作。
(4)新技术
.Net Framework 3.0提供了更加集成和更加丰富体验的应用组件,这些组件和Smart Client (WinForm,Office Client, Mobile Client)结合,将是未来客户体验的主流。
鉴于这种趋势,intelliFlow.Net在紧跟微软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把客户体验作为未来客户端的重点。
200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