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run方法执行完后,线程就会退出。但有时run方法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如在服务端程序中使用线程进行监听客户端请求,或是其他的需要循环处理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将这些任务放在一个循环中,如while循环。如果想让循环永远运行下去,可以使用while(true){……}来处理。但要想使while循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退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设一个boolean类型的标志,并通过设置这个标志为true或false来控制while循环是否退出。下面给出了一个利用退出标志终止线程的例子。
package chapter2;
public class ThreadFlag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latile boolean exit = fals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exi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Flag thread = new ThreadFlag();
thread.start();
sleep(5000); // 主线程延迟5秒
thread.exit = true; // 终止线程thread
thread.join();
System.out.println("线程退出!");
}
}
在上面代码中定义了一个退出标志exit,当exit为true时,while循环退出,exit的默认值为false.在定义exit时,使用了一个Java关键字volatile,这个关键字的目的是使exit同步,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只能由一个线程来修改exit的值
2. 使用stop方法终止线程
使用stop方法可以强行终止正在运行或挂起的线程。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代码来终止线程:
thread.stop();
虽然使用上面的代码可以终止线程,但使用stop方法是很危险的,就象突然关闭计算机电源,而不是按正常程序关机一样,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因此,并不推荐使用stop方法来终止线程。
不提倡的stop()方法
臭名昭著的stop()停止线程的方法已不提倡使用了,原因是什么呢?
当在一个线程对象上调用stop()方法时,这个线程对象所运行的线程就会立即停止,并抛出特殊的ThreadDeath()异常。这里的“立即”因为太“立即”了,
假如一个线程正在执行:
synchronized void { x = 3; y = 4; }
由于方法是同步的,多个线程访问时总能保证x,y被同时赋值,而如果一个线程正在执行到x = 3;时,被调用了 stop()方法,即使在同步块中,它也干脆地stop了,这样就产生了不完整的残废数据。而多线程编程中最最基础的条件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所以请忘记 线程的stop方法,以后我们再也不要说“停止线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