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到宏定义,但对其中的技巧用的多总结的少,比如在宏定义中使用do-while语句。
- #define dictSetHashVal(d, entry, _val_) do { \
- if ((d)->type->valDup) \
- entry->val = (d)->type->valDup((d)->privdata, _val_); \
- else \
- entry->val = (_val_); \
- } while(0)>
上面的例子来自redis源码中的dict.h中,这个宏的作用是如果存在valDup方法,就采用该方法来设置值,如果不存在就直接赋值给entry->val;但是这里面用到了do-while结构,现将宏定义中的do-while结构的作用总结一下。
1、do-while结构构成一个独立的block,可以方便进行复杂的实现,比如我们可以在里面定义变量等操作;
2、特别是在条件语句后面使用这个技巧更能突显其神武,当宏定义是又多个语句构成的时候,如果不采用适当的技巧将其包裹成一个block,可能就会造成一些语法错误;
就拿上面的宏定义来说,如果我们的宏定义如下,同时采用下面的操作语句:
- #define dictSetHashVal(d, entry, _val_) { \
- if ((d)->type->valDup) \
- entry->val = (d)->type->valDup((d)->privdata, _val_); \
- else \
- entry->val = (_val_); \
- }
- if(true)
- dictSetHashVal(dict,dictEntry,value);
- else
- return -1;
当我们编译的时候会出现错误:expected expression before ‘else’这是因为后面的分号的缘故,去掉分号编译通过,但是这不符合我们的编程习惯,如果将他包裹在do-while结构里面就不会有问题了。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