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电路测试模式生成:原理、方法与应用
在数字电路测试领域,自动测试模式生成(ATPG)是一项关键技术,它对于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ATPG的相关概念、算法以及实际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1. ATPG简介
ATPG是一种用于生成测试模式以检测电路故障的过程。它主要基于逻辑级网表(原理图)来描述电路,并与故障生成程序协同工作,生成最小化的故障列表,从而减轻设计师在故障生成方面的负担。ATPG算法具有多种用途,不仅可以生成电路测试模式,还能识别冗余或不必要的电路逻辑,以及验证不同电路实现之间的匹配性。
2. 结构性测试与功能性测试
在讨论ATPG算法之前,有必要先区分结构性测试和功能性测试这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
- 功能性测试 :功能性ATPG程序会生成一组完整的测试模式,以全面验证电路的功能。以一个64位纹波进位加法器为例,从功能角度来看,该加法器有129个输入和65个输出。为了完全测试其功能,需要多达214,863,536,422,912个输入模式,即使使用目前最快的自动测试设备(ATE,运行频率为1 GHz),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测试。因此,除了小型电路外,全面的功能性测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可行的。
- 结构性测试 :结构性测试则只关注电路中每条线路上的最小故障集,通过排除等效故障来减少测试模式的数量。对于上述加法器,如果考虑故障等效性,每个位片仅需测试27个故障,整个加法器最多需要1,728个测试模式。使用1 GHz的ATE,仅需0.000001728秒即可完成测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