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的共识达成机制是Adam Back 在 Hashcash 里提出来的,将全部交易计入一本总账、并给交易打时间戳来防范双花攻击(double-spend attack)的思想是 Wei Dai 的 b-money 和 Nick Szabo 的 Bitgold 提出来的。
有三个技术点绝对是中本聪原创,一个是区块链的设计,一个是UTXO,一个是智能合约。而这三个设计是极为天才的,被斯坦福大学密码学和计算机安全教授 Dan Boneh 评价为“extremely brilliant”,“必将激发无穷的创新”。
当然,但中本聪最了不起的地方并不是这三个单点创新,而是将所有这些技术点跟密码学货币自身特点相结合,设计了一套“惩恶扬善”的经济激励制度,将技术创新与制度设计糅合成一个严丝合缝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一个匿名节点,编写破坏性的代码,然后实施匿名攻击,即便你攻击得手、偷来大笔财富,也不会暴露身份,所以可以逍遥法外。
比特币的开发始于2007年5月,目前在Github 上最早的一版比特币源代码是2009年9月16日中本聪 push 上去的 0.1.5 版,但其中 UTXO 的设计已经成型。
比特币是个匿名体系,它的账户就是“地址”。每一个比特币用户可以拥有几乎无限多的地址,在比特币系统来看,它完全不知道两个地址背后对应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UTXO只要保存已经发生交易记录,即交易日志,分块打包后,该日志无须也不容修改。所以区块链只要单向增长,更适合于去中心化数据同步。
比特币(或区块链)的一个重要成就正是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