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记录下要点吧:
1,c和c++的混合编程,是否加extern C,gcc和g++的区别
2,静态库和动态库的生成及链接
3,动态库链接静态库,则静态库生成中间程序(如.o时)需增加-fPIC参数
4,-fPIC -shared的真正含义,及该参数放置于-o之前或之后的区别(未查询到,求大神告知)
封装成静态库.a,不需要加-fPIC 和 -shared参数,动态库需要。
但是如果封装成的静态库后续要编译到一个动态库中去,则封装成静态库时也需要加-fPIC参数
5,nm指令可以查询库中是否实现了函数,待查询具体用法
eg:nm xxx.a |grep function_name
如果是.c的文件封装的库,可以查询出function_name
如果是c++文件封装成的库,查询到的function_name会有前缀和后缀,因为C++有重载,编译成.c的形式会加上前后缀用来区分
6,某些参数不生效时,先看看程序中是否有同名文件,如-I不生效
7,不同linux系统编译出来的库,不一定兼容。如centos环境下安装的opencv,相关的库和程序移植到ubuntu环境,可能会编译不通过,必须在ubuntu下重新安装opencv才可行。
本文探讨了C和C++混合编程时extern C的使用、GCC与G++的区别,详细介绍了静态库与动态库的生成及链接过程。特别关注了动态库链接静态库时需加入-fPIC参数的原因,并解释了-nm命令用于查询库中函数实现的方法。此外,还讨论了不同Linux系统间库的兼容性问题。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