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新挑战
1. 引言
在自动化机器的发展历程中,对人类行为的模仿一直是重要的灵感来源。如今,工业机器人已能高精度地完成各类任务,如喷漆、重物组装、焊接等,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也有出色表现。然而,工业机器人在模仿人类智能方面仍存在不足,其智能概念较为有限。认知机器人研究旨在利用人造智能体来建模、模拟和理解认知过程。
2. 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
2.1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
- 1967 年,Devol 提出了机械和制造过程自动化的早期想法。
- 首台制造机器人卖给了福特公司,用于压铸机作业。
- 1978 年,UNIMATION 开发了可编程通用装配机器人(PUMA)。
如今,机器人能在不同环境中执行任务,包括对人类来说过于繁重或危险的工作,以及高精度工作。
2.2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
人工智能旨在构建能展现智能行为的工具或智能体。例如,1997 年 IBM 的深蓝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 年沃森“问答机器”在知识竞赛节目中击败人类冠军。但这些计算机程序是否真正展现了智能行为引发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图灵在 1950 年提出“机器能思考吗?”的问题,并提出“图灵测试”,认为能通过该测试的计算机可被视为智能机器。不过,关于智能行为的定义以及心智如何产生智能行为仍是难题。
| 年份 | 事件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