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力与位置控制及6 - 3 - PUS型六足并联机构建模与控制解析
1. 模糊增益混合力/位置控制器优势
模糊增益混合力/位置控制器相较于固定增益控制器具有显著优势。在不同类型材料上施加期望力时,模糊增益控制器无需重新调整增益就能实现良好性能。而固定增益控制器则需要为每种材料重新调整增益,例如在软材料上获得的最佳增益,用于硬材料时系统会变得不稳定,产生剧烈振动,而模糊版本的控制器则不存在此问题。
2. 并联机器人的发展与特点
早期的机器人操纵器受人类手臂启发,采用开式运动链,被称为串联机器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具有闭式运动链的并联机器人操纵器逐渐受到重视。
串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大、操作灵活,但定位精度差、负载能力弱,且在重载下连杆易弯曲,高速时会振动。因此,在对负载能力、动态性能和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应用中,并联机器人至关重要。
大多数并联机器人由移动平台通过运动链(即腿部)连接到固定基座构成。由于闭式运动链,部分关节为被动关节,且执行器数量通常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每个腿部的关节数量和类型不同,决定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机动性和执行器要求。
最早的基于平台的并联机器人是20世纪50年代初E. Gough设计的,后因D. Stewart在1965年发表的类似功能但设计不同的结构,该机构常被称为Stewart平台。此后,出现了多种Gough - Stewart平台的变体,如6 - UPS、6 - PUS和6 - PSU型。
3. 6 - 3 - PUS型六足并联机器人介绍
本文研究的六足并联机器人由Quanser Inc.生产,属于6 - 3 - PUS型。其基座嵌入六个棱柱形驱动关节,
6-3-PUS并联机器人建模与模糊控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0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