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技术解析与操作指南
1. 数据库基础概念与组件
1.1 数据库类型与架构
数据库有多种类型,如主数据库、备用数据库等。主数据库是数据的主要存储和处理中心,备用数据库则用于数据备份和故障恢复。数据库架构方面,Real Application Cluster (RAC) 是一种重要的架构,它具有高可用性、可扩展性等特点。RAC 的架构包括多个组件,如控制文件、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控制文件记录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信息,数据文件存储实际的数据,重做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库的更改操作,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恢复性。
1.2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 (ASM) 是一种常用的存储管理方式。ASM 具有许多优点,如自动磁盘管理、提高数据可用性等。其架构包括多个组件,如分配单元、后台进程等。分配单元用于管理磁盘空间,后台进程负责监控和维护 ASM 的正常运行。在创建 ASM 磁盘组时,需要考虑磁盘性能、冗余类型等因素。冗余类型包括正常冗余、高冗余和外部冗余,不同的冗余类型提供不同级别的数据保护。
| 冗余类型 | 特点 |
|---|---|
| 正常冗余 | 提供一定程度的数据保护,通过镜像数据来防止磁盘故障 |
| 高冗余 | 提供更高的数据保护级别,通过多个副本存储数据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