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与分布式工作负载管理:提升企业系统效能的关键
1. 服务架构概述
随着业务系统基础设施的日益复杂,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面临挑战。传统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进一步更改变得困难且低效,促使企业重新思考系统的重写方案。而如今,一种更松散耦合的复合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它以服务的形式聚焦企业系统的功能,将服务导向的方法贯穿整个业务或企业系统。
1.1 服务框架的演进
在 Oracle 中,服务的概念并非全新。早在 Oracle Database 8i 中,服务就被用于监听器在集群节点和实例间进行客户端负载均衡。到了 Oracle Database 10g,服务的概念得到了更深入的应用。此时,除了将数据库视为一个适用于集群所有实例的单一服务外,还可以创建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这大大简化了跨节点的工作负载管理。
1.2 使用服务的优势
- 可管理性 :传统系统中,一个大型应用以单一系统映像提供所有业务功能,导致管理和维护复杂,故障排除和性能诊断困难。而服务允许将每个工作负载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管理,因为服务可以跨越 RAC 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例,负载均衡等功能可以在更精细的层面实现。
- 可用性 :相较于整个企业系统的故障,较小组件或子组件的故障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容易接受。当服务出现故障时,资源恢复更快且独立,无需重启整个应用程序栈。若多个服务同时故障,恢复过程还可以并行进行,从而提高了企业系统的可用性。当故障实例恢复上线后,未配置故障转移的服务会立即启动,而发生故障转移的服务也可以恢复到原实例。
- 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