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新约》注释版的副文本重译与机构调解
1. 引言
通常认为脚注是译者表达观点的副文本元素,但在某些情况下并非如此。以2020年出版的瑞典语天主教《新约》版本为例,它基于早前瑞典政府资助委员会完成的《圣经》翻译(即Bibel 2000)。Bibel 2000旨在为全体瑞典公民提供宗教中立、无教派倾向的翻译,而该天主教版本则通过大量脚注从天主教视角对《新约》文本进行解读,虽未修改原文,但形成了可能存在自我冲突的双重脚注体系。
本文将探讨该天主教版本脚注如何构建《新约》文本的解读,以及如何重构其基于的原始翻译。同时,还将借助热拉尔·热奈特关于副文本和副文本性的论述,分析这些脚注作为读者与神圣世界之间门槛的作用,并提出“副文本重译”的概念。
2. 原始翻译背景
- Bibel 2000的背景 :1972年,瑞典政府成立“圣经委员会”翻译《新约》。此前,1917年的官方翻译引发广泛不满。委员会的目标是将《圣经》视为重要文化作品,为全体瑞典人服务,不考虑特定教派的解读和宗教应用。委员会由三个翻译团队组成,董事会成员包括各政治党派、宗教团体代表和学术学者。《新约》翻译于1981年完成,1999/2001年出版包含旧约的完整版本,被视为重大文化和历史成就。
- 天主教版本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代表罗马天主教会参与委员会的贡内尔·瓦尔奎斯特因认为翻译应考虑教会使用方式而辞职。2001年,Bibel 2000完整版本出版,同年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部发布指令,瑞典天主教会认为部分内容需修订,但与瑞典圣经协会协商无果。最终,斯德哥尔摩罗马天主教教区推出天主教版本,保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