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法国性”: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瑞典版书籍封面的副文本轨迹
1. 引言
2014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 - )揭晓时,瑞典报纸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觉得这个选择“像一瓶走气的巴黎水一样乏味”,但令人意外的是,与该奖项相关获得最高赞誉的是莫迪亚诺的瑞典小型独立出版社——伊丽莎白·格雷特出版社。这家专门从事法语翻译的出版社,凭借其独特的书籍封面在瑞典图书市场产生了影响,其封面通常采用带白色边框的单色照片。
书籍封面对于潜在的购书者和读者来说,在呈现书籍内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研究角度看,可通过研究书籍封面,了解出版社为不同营销目的而进行的设计。本文将探讨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瑞典译本的封面,以及这些封面与出版社营销的关系。
莫迪亚诺的第一部小说瑞典译本于 1970 年由瑞典最大的出版社阿尔伯特·博尼埃出版社出版。他在瑞典的出版轨迹有所变化,博尼埃和诺尔斯特茨这两家瑞典最大的出版社都曾出版过他的小说,但 2012 年他转投小型出版社格雷特出版社。这种转变的原因对分析书籍封面很重要,因为不同出版社在其出版轨迹中对作者作品的解读和呈现方式不同。
尽管高声望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没有明确界限,但出版社根据自身对作者的定位做出不同的营销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营销方式差异很大,这也影响了不同类型书籍的副文本框架。大多数读者通过查看书籍封面,就能大致判断书籍所属类型。莫迪亚诺在本研究中被定义为高声望作者,出版社利用高声望元素来营销他的作品,以吸引对此类文学感兴趣的购书者。
本文旨在研究博尼埃、诺尔斯特茨和格雷特出版社如何利用书籍封面营销莫迪亚诺的高声望作品,重点关注“法国性”元素、高声望内涵以及瑞典购书者的期望规范。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