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距离度量与主成分分析在作者风格识别中的应用
在文本分析领域,准确识别作者风格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意义重大的任务。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被用于衡量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推断作者身份或风格特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距离度量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PCA)在作者风格识别中的应用。
1. 文本特征处理与距离度量方法的变体
在进行文本分析时,有多种方式可以对文本特征进行处理,以更好地反映作者的风格。
- 特殊形式处理 :对于文本中的缩写形式(如“don’t”“I’ll”等),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形式能反映作者的选择;另一些人则建议将其展开,因为它们可能更多地体现了编辑的决策;还有人提议直接去除这些缩写形式。
- 个人代词处理 :个人代词在文本中的频率与文本体裁有关,在对话中密度较高,在叙事小说中较低。因此,有人建议从特征集中忽略所有个人代词,因为它们可能带来更多噪声而非有用的风格标记。
- 高频词筛选 :在定义最常用的词类型时,可以去除在一篇文本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例如,当一个文本提供了某个词所有出现次数的70%以上时,可忽略该词。当然,这个70%的阈值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 距离公式修改 :可以对距离计算方程进行修改,例如忽略绝对值小于0.3(或其他阈值)的差异,以考虑风格测量中的一些变异性。还可以仅对Z分数符号相反的差异计算距离,或者用其他函数(如余弦函数)替代原有的距离计算。
2. Kullback–Leibler散度方法
Kullback–Leibler散度(KL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