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逻辑本体构建与多跳问题解答技术解析
1. 从文本构建逻辑本体
在处理文本数据时,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推理和知识表示,需要构建逻辑本体。其中,增量学习算法 ILED 可用于解决可扩展性问题。
1.1 ILED 算法
ILED 算法的第一步是使用 XHAIL 算法。通过 XHAIL 找到初始假设 H1 后,当遇到新的示例 Ei 时,ILED 算法会逐步修正当前假设 Hi,使得修正后的假设 Hi+1 与当前示例 Ei 以及所有先前的示例 E0, …, Ei - 1 保持一致。可以合理假设 ILED 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
1.2 状态导航任务
在状态导航任务中,每个示例首先描述多个地点的相对位置,然后提出一个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的问题,答案是一系列的方向。例如,对于问题 “如何从学校申请者的状态过渡到理论物理课程毕业?”,答案会列举需要采取的行动。
在这个任务中,自然语言文本首先从抽象意义表示(AMR)转换为答案集编程(ASP)的语法。同时,背景知识 B 还包含从情境表示中学习到的规则。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输入示例:
Input
Narrative
holdsAt(move(college_candidate, file(pt), ready_for_approval(pt)),1).
holdsAt(move(ready_for_approval(pt), approved(pt)&approval(pt), prep_math_tutorial1),2).
holdsAt(move(app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6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