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的本质与多世界诠释
在量子力学的领域中,概率的概念一直是一个核心且充满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当我们考虑概率在退相干背景下的定义时,会引出一系列深刻的问题,例如客观概率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主观期望应该与这些客观概率相匹配。
1. 埃弗雷特诠释概述
如果概率仅在退相干的背景下定义,那么它必须由玻恩规则给出。然而,其背后的物理图景是什么呢?为了清晰地解答关于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对测量问题的现实主义解决方案。同时,如果希望概率仅在退相干的背景下出现,就最好不要修改或添加新元素到幺正形式体系中。这就缩小了可用的选择范围。
一些一致历史诠释的版本可能符合这一要求,但那些只实现单一历史的版本必然会放弃退相干的近似特征(这对推导玻恩规则至关重要),并且需要为理论引入一些新的输入来挑选出一个独特的历史空间。环境超选择规则的概念以及用无知来解释通过追踪环境自由度得到的非纯混合态的观点,甚至连其倡导者都已经放弃了。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对状态的字面解释,即所有分支都是物理上真实存在的。这就引导我们走向了多世界和埃弗雷特诠释:世界由通用状态在退相干基下的分量来描述。在幺正动力学下,从这个基的单个分量演变成叠加态,就是一个世界演变成多个世界的过程,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发生分裂。一个随机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经历这种分裂的过程。
2. 理解分支
在埃弗雷特的方法中,对于“客观概率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概率事件仅通过分支产生。分支,或者等价地说,叠加态(相对于退相干基)的发展,是所有客观物理不确定性的基础(因为量子力学被认为是普遍且基本的)。用海森堡的话说,分支的时刻就是“潜在性”变成“现实性”的时刻。作为量的概率,是相关跃迁振幅的模的平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