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中抗癌蛋白和肽的递送策略
1. 利用特异性配体脂质体进行肿瘤细胞靶向
特异性“载体”分子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肽/蛋白质载体对肿瘤的靶向性,甚至使它们不依赖增强的渗透和滞留(EPR)效应。这对于血管系统不成熟的肿瘤(如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肿瘤)和弥散性肿瘤尤为重要。能够识别肿瘤的载体分子包括抗体、肽、凝集素、糖类、激素和一些低分子量化合物。
1.1 抗体作为靶向载体
- 抗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针对大多数已知肿瘤,已经衍生出了能够识别特定抗原的抗体,如针对卵巢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的抗体。人源化抗体及其片段通过重组技术将啮齿动物来源的结合位点和人类保守区域结合在一起。
- 核小体特异性抗体的独特优势 :最近描述的具有核小体限制性特异性的单克隆抗核自身抗体(ANAs)特别引人注目。与大多数只能识别特定肿瘤的抗癌抗体不同,ANAs对多种肿瘤具有特异性。非致病性ANAs是天然抗癌抗体的一个亚类,其中一些能够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例如,单克隆非致病性ANAs 2C5和1G3能够识别许多肿瘤细胞而非正常细胞的表面。这些ANAs具有核小体限制性特异性,肿瘤细胞表面结合的完整核小体是它们在各种肿瘤细胞表面的通用分子靶点。除了抗癌作用外,这些抗体还允许开发对不同肿瘤类型具有通用特异性的递送系统。
- 免疫脂质体的优化 :尽管各种单克隆抗体已被证明可以将脂质体递送到许多靶点,但对免疫脂质体性能优化的研究仍在继续。内化抗体对于提高抗体靶向脂质体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必需的。例如,使用B淋巴瘤细胞和可内化表位(CD19)作为示例,表明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