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理学对治疗药物递送的影响
1. 肿瘤血管生理特性
肿瘤血管的内皮间隙增大,这使得蛋白质能够渗出。不过,并非所有肿瘤血管都具有渗漏性,因此肿瘤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当静脉注射隐形脂质体时,可观察到脂质体在肿瘤组织的血管周围定位,这进一步证明了单根血管上高渗透性区域分布的异质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肿瘤血管的作用比组胺强50000倍。VEGF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会导致一系列显著的生理变化,包括血浆蛋白在组织中的渗出、细胞质钙水平升高,还会使内皮细胞的形态、迁移模式和基因表达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对肿瘤的功能发展至关重要。由于肿瘤血管内壁具有亲和力较高的VEGF受体(VEGF1和VEGF2),肿瘤中VEGF的过度表达为许多合理的抗癌肽和蛋白质疗法奠定了基础。
2. 肿瘤间质基质
2.1 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三步理论”
原发肿瘤若要突破局部环境扩散,癌细胞需先脱离并迁移至继发肿瘤部位生长。这一过程可概括为“三步理论”:
1. 细胞附着 :癌细胞通过与细胞外糖蛋白(如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相互作用,附着于间质基质。
2. 局部蛋白水解 :癌细胞合成特定水解酶或促使宿主细胞合成这些酶,引发局部蛋白水解。
3. 细胞迁移 :癌细胞迁移至被水解酶重构的区域。
2.2 间质基质中的关键蛋白
肿瘤间质基质由多种参与细胞间通讯以及细胞与间质基质成分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成,如钙黏蛋白、整合素、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它们在肿瘤侵袭和转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