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SA系统的测试、调优与部署后审查

MSA系统的测试、调优与部署后审查

1. MSA系统的测试与调优

在部署微服务之前,对每个微服务进行正式的测试或质量保证(QA)流程至关重要,这能防止部署和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在将微服务部署到生产环境之前,需要对MSA系统的微服务进行以下几种测试:
- 单元测试 :将微服务作为独立个体进行测试,在将其集成到ABC系统的任何部分之前进行。
- 集成测试 :测试该微服务与ABC - Intelligent - MSA系统的集成情况。
- 混合测试 :测试微服务在ABC - Monolith和ABC - Intelligent - MSA系统之间的临时混合操作期间的功能。

每次部署新的微服务时,测试ABC系统的功能对于确保迁移成功以及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承受流量负载和用户请求至关重要。

1.1 构建结构化测试用例

构建结构化测试用例是测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用例是一组描述如何测试系统特定功能或特性的步骤,应定义明确、易于理解,并涵盖所有可能的场景。创建测试用例的主要步骤如下:
1. 确定系统的需求以及要测试的功能或特性。
2. 编写描述测试该功能或特性所需步骤的测试用例。
3. 在测试用例中指定运行测试所需的任何先决条件。
4. 根据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确定通过/失败标准。
5. 运行测试用例并将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指定的通过/失败标准,以简单的“PASS”或“FAIL”记录测试结果。

1.2 测试用例示例

以下是ABC - Intelligent - MSA通知管理微服务的一个简单测试用例:
| 项目 | 详情 |
| — | — |
| 标题 | ABC - Intelligent - MSA通知管理微服务SMS功能 |
| ID | 002912 |
| 描述 | 确保微服务实际向指定手机号码发送SMS通知 |
| 要求 | 访问SMS网关 |
| 测试设置 | 1. 访问接收方测试电话 +1 (555) 555 - 5555。
2. 访问Ubuntu测试环境。
3. 验证SMS网关访问。 |
| 步骤 | 1. 确保abc_msa_notify_user_container容器正在运行,否则按以下方式启动:
docker container start abc_msa_notify_user_container
2. 发出如下shell curl命令:
curl http://192.168.1.100:8010/api?func=send_sms&num=15555555555&msg=order+received |
| 测试类型 | 单元测试 |
| 通过/失败标准 | 如果在测试电话上收到消息“order received”,则测试用例通过 |

1.3 AI服务的测试

测试ABC - Intelligent - MSA系统的AI服务更具挑战性,传统的测试用例方法可能不够。测试系统的AI部分需要采用多层次的方法,包括微服务的独立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数据验证测试和人工参与测试。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构建测试用例,可以确保系统的AI组件按预期运行,并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2. 部署后审查

ABC - Intelligent - MSA系统目前正在运行,但尚未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来保证其在典型流量模式和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弹性。部署后审查对于确保ABC系统部署的成功、合规性以及增强其功能和整体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2.1 部署后审查的要点

在进行部署后审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和标准:

2.1.1 检查新系统的性能

首先要定义性能指标,这有助于为系统的预期表现创建基线,包括响应时间、用户交互、网络流量等。可以使用互联网上可用的工具或特定的性能监测工具来测量新系统的性能,并将其与单体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新旧系统性能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者的设计、架构、操作标准和基础设施。

2.1.2 识别和修复系统缺陷

这与前面讨论的测试和调优过程相关。部署后,在将系统缺陷记录到组织的缺陷跟踪系统之前,识别系统缺陷还不属于QA流程的一部分。这里主要是监控系统的操作方面,确保系统的可支持性。支持过程可能会导致记录部署后系统中发现的特定问题,随后需要对客户支持案例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彻底调查,以解决和修复这些问题。系统问题也可以通过收集客户反馈以及部署后对系统进行的不同审计过程的结果来识别。

2.1.3 合规性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平稳运行。相当一部分合规性工作可以通过自动化或商业工具来完成,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审计系统是否符合各种法规,如GDPR、PCI、HIPAA、SCSEM等。组织需要遵守的具体合规要求取决于其业务本身、系统的性质以及所服务的流程和用户。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适用于新系统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数据隐私法规、特定行业标准和网络安全标准。
2. 进行风险评估,识别任何可能的不合规领域及其相关风险,这可能涉及审查系统的设计、架构和数据处理过程。
3. 制定缓解计划以减轻识别出的风险。
4. 确保组织的员工充分了解合规性及其重要性,以及各自在这方面的角色和责任。持续培训员工是保持组织符合特定规则、法规和行业合规要求的另一个方面。
5. 合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组织需要定期进行审计以维持合规性。审计可以包括定期运行特定的自动化审计工具,以及通过检查系统日志、数据检查、物理和数字安全检查等进行手动系统审计。

2.1.4 系统维护和更新

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对于确保系统平稳运行、避免突发的意外故障至关重要。以下是维护计划中需要考虑的几点:
1. 制定定期维护计划,明确系统的哪些部分需要更新、需要进行哪些维护活动以及频率如何,对维护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并确定所需的资源。
2. 确保有定期的系统备份计划,并在进行任何维护工作之前进行更新备份,以便在出现工作失误时将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
3. 在实际应用更新或更改之前,对任何计划的工作进行测试。在实验室或暂存环境中彻底测试更改,以确保其按预期运行。
4. 在部署更新后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性能指标、运行自动化检查、检查用户反馈和系统日志。
5. 使用更改更新文档,并记录维护和更新的结果。文档有助于确保维护和更新过程可重复,便于未来参考,并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排除。

2.1.5 用户满意度

监控和提高用户满意度在任何新IT系统的成功部署中有时会被低估。通过收集系统内部和外部客户的反馈、分析反馈、确定更改的优先级、实施更改、监控进度并持续改进,可以确保系统满足客户需求。确保部署后高客户满意度的四步循环如下:
1. 收集反馈 :通过调查、直接与客户互动和访问、电话交谈等方式收集系统用户的反馈。
2. 分析反馈 :分析收集到的反馈,识别常见的投诉、模式以及系统测试阶段可能未涵盖的特定用例,这有助于了解系统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领域。
3. 确定更改优先级 :根据收集到的反馈确定系统更改的优先级,这部分对客户满意度影响最大,能向客户表明你在解决他们的问题、响应他们的请求,有时甚至能主动满足客户需求。
4. 实施更改 :按照优先级实施更改,从影响最大、工作量最小的更改开始。

我们需要不断重新收集客户反馈,定期监控客户满意度的进展,以确保所进行的更改达到预期的客户满意度效果。这个四步过程有助于持续满足客户需求,相应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也能不断改进系统的功能、可支持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整体用户体验。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classDef decision fill:#FFF6CC,stroke:#FFBC52,stroke-width:2px;

    A([开始]):::startend --> B(收集用户反馈):::process
    B --> C(分析反馈):::process
    C --> D{确定更改优先级}:::decision
    D --> E(实施更改):::process
    E --> F(监控进度):::process
    F --> G{是否达到预期效果?}:::decision
    G -->|否| B
    G -->|是| H([结束]):::startend

综上所述,遵循上述步骤,组织可以确保MSA系统的成功部署,包括克服依赖关系、在过渡阶段与单体系统集成、测试和调优系统以及进行部署后审查。同时,遵循客户满意度循环并让客户参与适应新系统操作的过程也非常重要。

3. 总结与关键要点回顾

3.1 成功部署MSA系统的关键步骤

为确保MSA系统的成功部署,组织需遵循一系列步骤,以下是关键步骤总结:
1. 克服系统部署依赖 :合理规划并处理系统部署过程中的各种依赖关系,确保各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
2. 构建结构化测试用例 :按照明确的步骤创建测试用例,涵盖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多种类型,确保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测试和调优系统 :对微服务进行全面测试,包括AI服务的多层次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4. 进行部署后审查 :从性能、缺陷、合规性、维护和用户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查,持续改进系统。

3.2 测试用例创建步骤对比

步骤 描述
1. 确定需求 明确系统和要测试的功能或特性的要求
2. 编写测试用例 详细描述测试步骤
3. 指定先决条件 确定运行测试所需的前提条件
4. 确定通过/失败标准 根据预期结果设定判断标准
5. 运行测试并记录结果 执行测试并按标准记录结果

3.3 维护和更新系统的重要性

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是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定期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避免系统故障对业务造成影响。更新则可以引入新功能、修复安全漏洞,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以下是维护和更新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制定维护计划 :明确维护的内容、频率和优先级,合理分配资源。
2. 备份系统 :定期备份系统数据,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恢复。
3. 测试更改 :在正式应用更改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更改不会引入新的问题。
4. 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记录结果 :详细记录维护和更新的过程和结果,便于后续的参考和故障排除。

3.4 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法

用户满意度是衡量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对系统的信任和忠诚度。通过以下四步循环可以有效提高用户满意度:
1. 收集反馈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2. 分析反馈 :深入分析反馈内容,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3. 确定优先级 :根据反馈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更改的优先级。
4. 实施更改 :按照优先级顺序实施更改,并持续监控效果。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成功部署MSA系统]):::startend --> B(克服依赖):::process
    A --> C(构建测试用例):::process
    A --> D(测试调优):::process
    A --> E(部署后审查):::process
    E --> F(性能检查):::process
    E --> G(缺陷修复):::process
    E --> H(合规性保障):::process
    E --> I(维护更新):::process
    E --> J(提升用户满意度):::process

3.5 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MSA系统的部署和运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系统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因此,组织应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系统始终能够满足业务的需求。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方法,组织可以提高MSA系统的部署成功率,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用户满意度,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不断探索适合自身业务的最佳实践。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的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基于Matlab代码实现的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研究构建了考虑非线性特性的飞行器数学模型,涵盖姿态动力学运动学方程,实现了三自由度(滚转、俯仰、偏航)的精确模拟。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建模过程、控制算法设计思路及仿真结果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四轴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特性控制机制;同时,该模拟器可用于算法验证、控制器设计教学实验。;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无人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控制算法开发的研究生和初级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学习仿真验证;②作为控制器(如PID、LQR、MPC等)设计测试的仿真平台;③支持无人机控制系统教学科研项目开发,提升对姿态控制系统仿真的理解。;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重点关注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实现方式,动手运行并试仿真程序,以加深对飞行器姿态控制过程的理解。同时可扩展为六自由度模型或加入外部干扰以增强仿真真实性。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如何利用DMPC方法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轨迹规划控制。文中结合Matlab代码实现,详细阐述了DMPC的基本原理、数学建模过程以及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涵盖点对点转移、避障处理、状态约束通信拓扑等关键技术环节。研究强算法的分布式特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鲁棒性,适用于多无人机、无人车编队等场景。同时,文档列举了大量相关科研方向代码资源,展示了DMPC在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电力系统、信号处理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化、控制理论或机器人学基础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智能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化算法有一定兴趣或研究需求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轨迹生成协同控制研究,如无人机集群、无人驾驶车队等;②作为DMPC算法学习仿真实践的参考资料,帮助理解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结合机制;③支撑科研论文复现、毕业设计或项目开发中的算法验证性能对比。;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DMPC的化建模、约束处理信息交互机制;按文档结构逐步学习,同时参考文中提及的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等相关案例,加深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整体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