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助词作为CCP修饰语的语义分析
1 公共信念的定义与简化
1.1 公共信念的初始定义
最初,公共信念有如下定义:
- $\phi \in PB_x$ 当且仅当 $B_y(B_x(B_x\phi)) \land B_x(B_y(B_x\phi))$。这意味着,如果“x相信 $\phi$”是x归属于y的信念,反之亦然,那么 $\phi$ 就是x的公共信念。
- 假设 $B_xB_x\phi$ 等价于 $B_x\phi$,上述定义可简化为:$\phi \in PB_x$ 当且仅当 $B_y(B_x\phi) \land B_x(B_y(B_x\phi))$。
1.2 进一步简化与相互内省
当 $\phi$ 是公共信念时,所有参与者都意识到其存在,这可以表述为相互内省:$\forall B_x \forall x’ \in X \cap x (\exists B_{x’}(B_x))$。基于此,之前定义中的 $B_yB_xB_y\phi$ 可省略,相互公共信念的最简形式为:$\phi \in PB_x$ 当且仅当 $B_yB_x\phi$ 且相互内省条件成立。
- 若将共同信念而非相互信念代入相关定义,可得到更强版本的公共信念,标记为 $CPB$(共同公共信念):$\phi \in CPB_x$ 当且仅当 $B_x\phi$ 且相互内省条件成立。
- 相互公共信念版本不涉及参与者的一阶私人信念,比包含一阶信念的版本更弱。因为在相互内省条件下,$B_yB_x\phi$ 可由 $B_x\phi$ 推出,但反之不成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