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AScript 6 入门》笔记(4) 字符串的新增方法

本文介绍ES6中字符串新增的方法,包括String.fromCodePoint()、String.raw()、codePointAt()、normalize()、includes()、startsWith()、endsWith()、repeat()、padStart()、padEnd()、trimStart()和trimEnd()。这些方法丰富了JavaScript处理字符串的能力,如识别大码点字符、转义字符串、字符串匹配和补全等。

ES6中字符串新增的方法

String.fromCodePoint()

可以识别大于0xFFFF的字符,可以传入多个参数,会被合并为一个字符串

String.raw()

用于转义字符串,即\后会再加一个\如果原字符串已经被转义了,使用该方法还会再转义一次,该方法往往用于模板字符串的处理

String.raw({ raw: 'test' }, 0, 1, 2);

该方法也可以作为正常函数使用,这时他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具有raw 属性的数组 tips :字符串拥有Interator 接口。

实例方法:codePointAt()

JavaScript 中字符使用UTF-16的格式存储,每个字符固定为2个字节。对于那些需要4个字节储存的字符(Unicode 码点大于0xFFFF的字符),JavaScript 会认为它们是两个字符。该方法会正确返回 32 位的 UTF-16 字符的码点。对于那些两个字节储存的常规字符,它的返回结果与charCodeAt()方法相同。

实例方法:normalize()

'\u01D1'.normalize() === '\u004F\u030C'.normalize()
// true

许多欧洲语言有语调符号和重音符号。为了表示它们,Unicode 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提供带重音符号的字符,比如Ǒ(\u01D1)。另一种是提供合成符号(combining character),即原字符与重音符号的合成,两个字符合成一个字符,比如O(\u004F)和ˇ(\u030C)合成Ǒ(\u004F\u030C)。

这两种表示方法,在视觉和语义上都等价,但是 JavaScript 不能识别。该用来将字符的不同表示方法统一为同样的形式,这称为 Unicode 正规化。

normalize方法可以接受一个参数来指定normalize的方式,参数的四个可选值如下。

  • NFC,默认参数,表示“标准等价合成”(Normalization Form Canonical Composition),返回多个简单字符的合成字符。所谓“标准等价”指的是视觉和语义上的等价。
  • NFD,表示“标准等价分解”(Normalization Form Canonical Decomposition),即在标准等价的前提下,返回合成字符分解的多个简单字符。
  • NFKC,表示“兼容等价合成”(Normalization Form Compatibility Composition),返回合成字符。所谓“兼容等价”指的是语义上存在等价,但视觉上不等价,比如“囍”和“喜喜”。(这只是用来举例,normalize方法不能识别中文。)
  • NFKD,表示“兼容等价分解”(Normalization Form Compatibility Decomposition),即在兼容等价的前提下,返回合成字符分解的多个简单字符。

 

实例方法:includes(), startsWith(), endsWith()

三个方法都是用来判断字符串实例中是否包含某个字符串。

includes 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实例字符串中是否有匹配的字符串段落。

startsWith 返回布尔值,判断实例字符串是否以参数字符串开头。

endsWith 返回布尔值,判断实例字符串是否以参数字符串结尾。

let s = 'Hello world!';

s.startsWith('world', 6) // true
s.endsWith('Hello', 5) // true
s.includes('Hello', 6) // false

三个方法都可以传第二个参数 n ,includes 和startWith 都是判断以n的位置到字符串结尾的字符串段落。

endsWith 是判断n 位置到字符串开头的字符串段落。

实例方法:repeat()

'a'.repeat(2) // "aa"
'a'.repeat(0)//""

传参n  实例字符串复制n次 返回新的字符串。

'a'.repeat(2.3)//"aa"
'a'.repeat(2.8)//"aa"

如果传参为小数,会被取整

如果参数为负数,或为Infinity 会抛出RangeError,但是如果参数 < 0 &&>-1   那么会取整为-0 repeat会视为0

NaN会被视为0

'na'.repeat('na') // ""
'na'.repeat('3') // "nanana"

如果参数为字符串,会被先转为数字

实例方法:padStart(),padEnd() 

两个方法都为字符串补全功能。

padStart 为头部补全,padEnd 为尾部补全,

'x'.padStart(5, 'ab') // 'ababx'
'x'.padStart(4, 'ab') // 'abax'

'x'.padEnd(5, 'ab') // 'xabab'
'x'.padEnd(4, 'ab') // 'xaba'

第一个参数为字符串最大长度,第二个参数为补全的字符串。

当补全的字符串超过的了最大长度会截取补全字符串。

实例方法:trimStart(),trimEnd()

const s = '  abc  ';

s.trim() // "abc"
s.trimStart() // "abc  "
s.trimEnd() // "  abc"

与trim方法类似,trimStart 消除字符串开头的空格,trimEnd 消除字符串结尾的空格,

他们会新生产一个字符串,不会改变原始字符串。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介绍了算术优化算法(AOA)的基本原理、核心思想及Python实现方法,并通过图像分割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价值。AOA是一种基于种群的元启发式算法,其核心思想来源于四则运算,利用乘除运算进行全局勘探,加减运算进行局部开发,通过数学优化器加速函数(MOA)和数学优化概率(MOP)动态控制搜索过程,在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之间实现平衡。文章详细解析了算法的初始化、勘探与开发阶段的更新策略,并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结合Rastrigin函数进行测试验证。进一步地,以Flask框架搭建前后端分离系统,将AOA应用于图像分割任务,展示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最后,通过收敛速度、寻优精度等指标评估算法性能,并提出自适应参数调整、模型优化和并行计算等改进策略。;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Python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基础知识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智能优化等领域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元启发式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机制;②掌握AOA在函数优化、图像分割等实际问题中的建模与求解方法;③学习如何将优化算法集成到Web系统中实现工程化应用;④为算法性能评估与改进提供实践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代码逐行调试,深入理解算法流程中MOA与MOP的作用机制,尝试在不同测试函数上运行算法以观察性能差异,并可进一步扩展图像分割模块,引入更复杂的预处理或后处理技术以提升分割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