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buff/cache占用高

本文探讨了内存中buff/cache占比过高时的现象,解释了其用途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包括通过drop_caches命令手动清理pagecache和slab分配器缓存。重点介绍了如何在必要时进行内存清理以避免未落盘数据丢失。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现象

使用free -h查看内存情况时,发现buff/cache占比很高,使用top未发现有占用内存过高的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解决

buff/cache一般用于磁盘或文件的存写,一些shared memory 也会放在这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都是可以回收的。当出现不可回收时候,我们可以在/proc/sys/vm/drop_caches中查看缓存的内容,并可以使用手动回收,具体命令如下:

# 清除pagecach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 清除回收slab分配器中的对象(包括目录项缓存和inode缓存)。slab分配器是内核中管理内存的一种机制,其中很多缓存数据实现都是用的pagecache。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 清除pagecache和slab分配器中的缓存对象。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使用主动去清理的话,如果内存中有一些没有落盘的数据,会在这个时候去写回。

Linux 系统中,buff/cache 是操作系统用来缓存磁盘数据的一种机制。当应用程序需要读取磁盘上的数据时,Linux 会先将这些数据缓存到内存中,以提磁盘读取速度。当应用程序需要使用内存时,缓存数据会被清除,将内存返还给应用程序使用。 如果 buff/cache 内存占用,有几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1. 调整 vm.dirty_ratio 和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参数 vm.dirty_ratio 指定了内存中脏数据所占的最大比例,默认值为 20,意味着当内存中脏数据占用超过 20% 时,系统会开始写入磁盘。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指定了内存中脏数据所占的最小比例,默认值为 10,意味着当内存中脏数据占用低于 10% 时,系统会开始写入磁盘。 可以通过修改这两个参数的值来调整 buff/cache 内存占用。例如,将 vm.dirty_ratio 和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的值都设置为 5,则系统会更频繁地把脏数据写入磁盘,从而减少内存中的缓存数据。 2. 调整 swappiness 参数 swappiness 是一个控制系统将内存中的数据交换到交换空间的程度的参数。默认值为 60,意味着当内存使用率达到 60% 时,系统会开始把一些数据写入交换空间。可以通过修改 swappiness 的值来调整系统的交换行为,从而影响 buff/cache 内存的占用。 例如,将 swappiness 的值设置为较低的 10,则系统会更倾向于保留内存中的缓存数据,从而减少交换行为,降低 buff/cache 内存占用。 3. 增加物理内存 如果系统中物理内存不足,buff/cache 内存占用就会相对较。可以通过增加物理内存来减少 buff/cache 内存占用,从而提系统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物理内存并不是万能的解决办法,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导致的 buff/cache 内存占用问题。在调整系统参数和增加物理内存之前,需要仔细分析系统的性能瓶颈和内存使用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