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abench平台竞赛配额管理与结果保留的技术实践

Codabench平台竞赛配额管理与结果保留的技术实践

在基于Codabench平台组织多阶段视频处理竞赛时,组织者常面临一个典型的技术挑战:参赛者由于提交大容量视频文件导致存储配额快速耗尽,而传统清理方式会连带删除历史阶段成绩记录。本文深入分析该问题的技术本质,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问题本质分析

Codabench平台的默认机制中,参赛者提交内容(包括输入数据和结果)共享同一存储配额。对于视频处理类竞赛,单个视频提交可能就达数百MB,经过3-4个竞赛阶段后,参赛者很容易触达配额上限。此时若简单删除历史提交,平台会同步移除对应阶段的成绩记录,破坏竞赛的连续性评估体系。

现有解决方案评估

  1. 本地备份方案
    组织者手动导出各阶段成绩表作为备份。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存在明显缺陷:

    • 破坏平台结果的实时可见性
    • 增加组织者的维护成本
    • 无法满足参赛者随时查看历史成绩的需求
  2. 提交保留策略优化
    通过配置"保留每个团队最佳提交"的规则,可减少冗余提交占用配额。但该方案:

    • 仅适用于同阶段多提交场景
    • 无法解决跨阶段数据累积问题
    • 视频类竞赛通常每个阶段只需1次有效提交
  3. 私有化部署方案
    自行部署Codabench实例可完全控制配额策略:

    • 优点:灵活调整存储限制,支持TB级视频存储
    • 缺点:割裂平台生态,参赛者需切换不同实例

进阶技术建议

对于长期举办的视频处理竞赛,建议采用混合架构:

  1. 分级存储策略

    • 热数据:保留当前阶段原始视频(平台存储)
    • 冷数据:将历史阶段视频迁移至对象存储(如MinIO)
    • 元数据:永久保留分数记录在平台数据库
  2. 自定义结果持久化模块
    开发平台插件实现:

    def preserve_results(submission):
        store_metadata(submission.score, submission.phase)
        if submission.phase != current_phase:
            remove_media_files(submission.video)
    
  3. 弹性配额管理
    按竞赛阶段动态调整配额:

    阶段1: 基础配额5GB
    阶段2: +3GB临时配额
    阶段3: +2GB临时配额(自动回收阶段1配额)
    

最佳实践总结

对于NTIRE 2025这类大型视频竞赛,推荐采用"元数据持久化+冷热分离"方案。具体实施步骤:

  1. 竞赛前配置自动结果备份任务
  2. 每个阶段结束后运行存储清理脚本
  3. 通过平台API保持成绩展示不受清理影响
  4. 为参赛者提供历史结果查询接口

该方案既解决了存储压力,又保持了竞赛的连贯性评估,适合处理视频、3D模型等大文件类型的学术竞赛场景。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