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power电网建模:如何在33节点基准案例中添加变压器

Pandapower电网建模:如何在33节点基准案例中添加变压器

背景概述

Pandapower作为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工具,其内置的33节点基准案例(case33_bw)是低压配电网研究的经典模型。该案例默认配置为纯线路网络,不含变压器元件,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需要研究电压调节或不同电压等级互联的场景时。

技术实现方案

核心步骤分解

  1. 网络拓扑分析
    首先需要确定变压器的最佳接入位置。对于33节点系统,通常选择在馈线首端(主电源接入点)或电压薄弱区域添加变压器。

  2. 元件参数配置

    • 创建高压侧和低压侧母线(或复用现有母线)
    • 设置变压器额定参数(容量、变比等)
    • 配置分接头调节范围(如±10%共21档)
  3. 控制逻辑集成
    通过附加控制器实现:

    • 基于母线电压的自动调压(AVR)
    • 考虑负载率的容量限制
    • 分接头动作次数约束

典型实现代码示例

import pandapower as pp
from pandapower.control import TrafoController

# 创建基准网络
net = pp.networks.case33_bw()

# 在节点0(原电源点)添加变压器
hv_bus = pp.create_bus(net, vn_kv=110, name="HV_Bus")
lv_bus = 0  # 复用原有电源节点
pp.create_transformer(
    net, hv_bus, lv_bus,
    std_type="25 MVA 110/10 kV",
    tap_pos=0, tap_neutral=0,
    tap_min=-10, tap_max=10)

# 配置自动调压控制器
TrafoController(net, tid=0, vm_set_pu=1.02)

工程注意事项

  1. 参数兼容性验证

    • 检查变压器阻抗与原有线路参数的协调性
    • 确认分接头步长(通常0.625%或1.25%)与电压调节精度的匹配
  2. 动态特性影响
    添加变压器后会引入:

    • 新的电磁暂态过程
    • 调压动作的时间延迟
    • 无功功率的重新分布
  3. 扩展应用场景
    该技术可延伸至:

    • 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电压管理
    • 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研究
    • 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混合系统仿真

结语

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保持33节点基准案例核心特性的基础上,灵活扩展变压器元件及其控制系统。这种改造既保留了标准案例的对比价值,又能满足更复杂的研究需求,体现了Pandapower在电网建模方面的强大灵活性。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