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erialMap项目中的titiler-pgstac搜索端点创建流程解析

OpenAerialMap项目中的titiler-pgstac搜索端点创建流程解析

在OpenAerialMap项目中,开发者提出需要文档化创建titiler-pgstac搜索端点的过程。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技术实现的核心要点和操作流程。

技术背景

titiler-pgstac是一个基于FastAPI构建的轻量级动态瓦片服务,它能够与PostgreSQL数据库中的STAC(空间时序资产目录)数据进行交互。搜索端点的创建允许用户通过特定查询条件快速定位所需的地理空间数据。

核心功能实现

创建搜索端点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步骤:

  1. 注册搜索查询:通过POST请求向/raster/searches/register端点提交JSON格式的查询条件
  2. 获取结果链接:服务返回包含可用链接的响应,这些链接可用于后续的数据访问

具体操作示例

以搜索Maxar目录ID为例,完整流程如下:

  1. 首先创建查询JSON文件,内容包含过滤条件:
{
  "filter": {
    "op": "=",
    "args": [
      {"property": "catalog_id"},
      "10200100BCB1A500"
    ]
  }
}
  1. 使用curl命令发送POST请求注册搜索:
curl -X POST https://hot-oam.ds.io/raster/searches/register --json @query.json | jq .links
  1. 服务返回结果中包含多个可用链接,这些链接可以用于:
  • 直接获取瓦片数据
  • 获取地图预览
  • 访问WMTS服务

技术要点解析

  1. 查询语法:使用STAC标准的过滤表达式,支持多种操作符和嵌套条件
  2. 响应结构:返回的links数组包含不同类型的数据访问端点
  3. 性能考虑:注册搜索会创建临时资源,应考虑合理使用和清理

实际应用场景

这种搜索端点创建方式特别适用于:

  • 需要频繁查询相同条件的场景
  • 构建自定义工作流时保存中间结果
  • 与其他系统集成时提供稳定的数据访问入口

最佳实践建议

  1. 对于复杂查询,建议先在本地测试JSON语法
  2. 注意及时清理不再需要的搜索注册
  3. 合理利用返回的多种链接类型,根据场景选择最适合的访问方式
  4. 考虑添加缓存机制提高重复查询效率

通过这种标准化的搜索端点创建流程,OpenAerialMap项目为用户提供了灵活高效的地理空间数据访问方式,大大简化了复杂查询条件下的数据获取过程。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