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S-Chem中臭氧海洋干沉降计算问题的分析与修复
在GEOS-Chem大气化学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影响臭氧(O₃)在海洋表面干沉降速率计算的程序错误。这个问题主要影响极地海洋和海岸线区域的臭氧沉降模拟。
问题背景
在GEOS-Chem的干沉降模块(drydep_mod.F90)中,模型需要处理不同地表类型对气体沉降的影响。地表类型分为Olson土地覆盖类型(1-74)和干沉降土地覆盖类型(1-11)两种分类系统。其中,类型11专门用于表示海洋表面。
技术问题分析
原始代码中存在一个逻辑缺陷:在循环处理网格内多种土地覆盖类型时,虽然第一次循环正确识别了海洋类型(II=11),但在后续循环中却未能重新调用类型转换函数。这导致当某些海洋网格包含多种土地覆盖类型时,臭氧的海洋干沉降计算条件IF ((N_SPC .EQ. ID_O3) .AND. (II .EQ. 11))无法被正确触发。
具体来说,代码需要完成以下关键步骤:
- 获取Olson土地覆盖类型索引
- 转换为对应的干沉降土地覆盖类型
- 检查是否为雪/冰覆盖情况
- 特别处理海洋表面的臭氧沉降
修复方案
修复措施是在每次循环中都明确调用类型转换函数,确保海洋类型能被正确识别。新增的代码段包括:
- 获取当前循环的Olson土地覆盖类型索引
- 转换为干沉降土地覆盖类型
- 特殊处理雪/冰覆盖情况
影响评估
测试表明,这一修复主要影响极地海洋和海岸线区域。在一个4x5分辨率、使用MERRA-2气象数据的模拟中(2019年7月),臭氧干沉降速率的变化幅度最高可达0.02 cm/s。虽然绝对值看似不大,但对于这些区域原本就很低的海洋臭氧沉降速率(<0.05 cm/s)来说,这种变化具有显著意义。
模型改进意义
这一修复提高了GEOS-Chem对极地地区臭氧沉降模拟的准确性。极地环境对气候变化敏感,精确模拟臭氧沉降过程对于理解极地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修复已被纳入GEOS-Chem 14.6.0版本中。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