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学位论文成果展示难题:BIThesis模板章节成果全流程编辑指南
你是否还在为学位论文中「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的格式混乱而烦恼?是否因文献编号错误、作者标注混乱、成果分类不当导致多次修改?本文将系统讲解BIThesis模板中章节成果部分的标准化编辑方法,从文献录入到格式定制,让你的学术成果展示既专业又规范。
读完本文你将掌握:
- 3步完成成果文献的BibTeX条目规范编写
- 作者贡献标注的4种场景化实现方式
- 成果分类展示的3种高级排版技巧
- 盲审模式与公开模式的无缝切换方案
- 常见错误的诊断与解决策略
成果文献录入规范
BibTeX数据库构建
BIThesis模板采用独立的pub.bib文件管理成果文献,位于模板目录的reference文件夹中。与正文参考文献main.bib分离存储可避免编译冲突,每个成果条目需包含以下核心字段:
@article{myCiteKey,
title = {交联型与线形水性聚氨酯的形状记忆性能比较},
author = {张三 and 李杰 and 罗运军},
author+an = {1:myself="\Author"},
journal = {化工进展},
year = {2006},
number = {01},
pages = {78-81},
keywords = {交联;线形;水性聚氨酯;形状记忆性能},
annotation = {EI 收录, 检索号:06129773469. 已刊出.},
}
关键注意事项:当某文献同时出现在成果清单和正文参考文献中时,必须在两个BibTeX文件中使用不同的引用键(如
myCiteKey_pub和myCiteKey_ref),否则会导致编译错误。
作者贡献标注系统
模板通过author+an字段实现作者贡献的精准标注,支持多种作者身份场景:
| 作者位置 | 标注代码 | 显示效果(公开模式) | 显示效果(盲审模式) |
|---|---|---|---|
| 第一作者 | author+an = {1:myself="\Author"} | 张三(本人) | 第一作者 |
| 第二作者 | author+an = {2:myself="\Author[2]"} | 李杰(本人,2) | 第二作者 |
| 共同作者 | author+an = {2:myself="\Author[][][共同二作]"} | 李杰(本人,共同二作) | 共同二作 |
| 通讯作者 | author+an = {3:myself="\Author[3][通讯作者]"} | 罗运军(本人,3,通讯作者) | 通讯作者 |
工具推荐:使用BIThesis作者标注生成器可自动生成复杂场景的标注代码,避免手动编写错误。
成果列表生成与引用
基础引用方法
成果文献的引用通过misc文件夹中的4_pub.tex文件实现,核心命令\addpubs接受逗号分隔的引用键列表:
\begin{publications}
% 默认按发表时间排序
\addpubs{myCiteKey,myCiteKey2,dummy:1,dummy:2}
% 基础输出命令(必选)
\printbibliography[heading=none,category=mypub,resetnumbers=true]
\end{publications}
执行上述代码将生成按时间倒序排列的成果列表,编号格式为[1]、[2]...,与正文参考文献严格区分。
编译缓存问题解决
当出现文献编号不连续或引用错误时,需执行强制清除缓存命令:
latexmk -gg -xelatex main.tex
该命令会删除所有临时文件并重新编译,90%的编号错误由此解决。编译流程中需特别注意:
- 确保无红色错误提示(警告不影响编号)
- 至少完成3次完整编译(BibTeX需多次迭代)
- 使用模板提供的
Makefile可自动完成最佳编译流程
成果分类展示高级技巧
按文献类型分类
通过type参数可实现不同类型成果的分组展示,适用于区分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等:
% 期刊论文组
\pubsection{期刊论文}
\printbibliography[heading=none,type=article,category=mypub,resetnumbers=true]
% 会议论文组
\pubsection{会议论文}
\printbibliography[heading=none,type=inproceedings,category=mypub,resetnumbers=true]
按研究主题分类
利用keywords字段和keyword参数可实现主题分类,需先在pub.bib中为条目添加关键词:
@article{ai_paper,
...,
keywords =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
}
然后在4_pub.tex中按关键词筛选:
\pubsection{人工智能方向成果}
\printbibliography[heading=none,category=mypub,keyword=人工智能,resetnumbers=true]
\pubsection{其他研究方向}
\printbibliography[heading=none,category=mypub,notkeyword=人工智能,resetnumbers=true]
非文献类成果展示
对于获奖、专利等非文献成果,可使用自定义列表环境,与文献列表共存:
\pubsection{科研获奖}
\zihao{5} % 五号字体
\renewcommand{\labelenumi}{[\theenumi]} % 统一编号格式
\begin{enumerate}[nosep, leftmargin=4ex-2pt, labelsep=1ex]
\setcounter{enumi}{2} % 接续文献编号
\item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项目,2023年
\item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2024年
\end{enumerate}
盲审模式与格式定制
模式切换机制
BIThesis支持一键切换盲审/公开模式,通过main.tex中的blind选项控制:
% 公开模式(默认)
\bithesis[degree=master,type=academic]
% 盲审模式(隐藏作者信息)
\bithesis[degree=master,type=academic,blind=true]
切换后,所有\Author命令会自动替换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中性表述,无需手动修改文献条目。
字体与间距调整
成果列表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可通过以下命令定制:
\begin{publications}
\zihao{5} % 设置字号(5号=10.5pt)
\linespread{1.2}\selectfont % 行间距1.2倍
\addpubs{myCiteKey,myCiteKey2}
\printbibliography[heading=none,category=mypub,resetnumbers=true]
\end{publications}
编号样式修改
如需将默认的[1]格式改为其他样式,可重定义标签格式:
% 改为带括号的罗马数字
\renewcommand{\labelenumi}{(\roman{enumi})}
% 改为无括号阿拉伯数字
\renewcommand{\labelenumi}{\theenumi.}
常见问题诊断与解决
作者标注不显示
症状:author+an设置后作者姓名后无标注
可能原因:
- 未加载
biblatex的authoryear样式 author+an语法错误(位置数字与作者顺序不匹配)- BibTeX条目缺少
author字段
解决方案:检查main.tex中是否包含:
\usepackage[backend=biber,style=gb7714-2015,category=mypub]{biblatex}
文献条目重复出现
症状:同一文献在成果列表中出现多次
解决流程:
- 检查
\addpubs是否重复引用相同键 - 确认
pub.bib中无重复条目 - 检查是否同时引用了
pub.bib和main.bib中的相同文献
盲审模式替换失效
修复代码:
% 在4_pub.tex开头添加
\ifblind
\renewcommand{\Author}[3][]{} % 清空作者标注
\renewcommand{\AuthorEn}[3][]{}
\fi
全流程操作思维导图
总结与最佳实践
章节成果部分的编辑核心在于严格分离文献数据与展示逻辑,遵循以下原则可大幅提升效率:
- 数据与展示分离:文献信息全部存入
pub.bib,排版逻辑集中在4_pub.tex - 分类分层管理:利用
type和keywords实现成果的多维分类 - 版本控制:重要修改前备份
pub.bib和4_pub.tex - 提前测试:完成50%成果录入后即进行全流程测试
掌握这些技巧后,你的学位论文成果展示将达到出版级别规范,为评审专家留下专业严谨的印象。建议收藏本文作为编辑参考,关注模板更新获取更多高级功能。
(注:本文基于BIThesis最新版本编写,不同版本间可能存在命令差异,请以实际文件注释为准。)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