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ys机器人硬件通信问题分析与解决
问题背景
在Rosys机器人系统中,当对Robot Brain硬件进行修改(增加了一个串口)后,系统与微控制器的通信出现了异常。核心错误表现为在尝试将非数字字符串转换为整数时失败,具体错误信息显示系统试图将字符串"rs485_v04"转换为整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操作。
错误分析
系统日志中显示的错误堆栈揭示了问题的根源:
-
核心错误:在RobotHardware.update过程中,系统尝试处理来自硬件的输出数据时,遇到了数值转换异常。具体是在处理急停模块(estop.py)的输入时,期望获得数字信号但实际收到了字符串"rs485_v04"。
-
深层原因:这表明硬件固件与Rosys软件之间的通信协议出现了不匹配。字符串"rs485_v04"实际上是测试配置的一部分,但被错误地传递到了生产环境中。
-
连带问题:系统还报告了读取启动校验和和Lizard版本失败,以及后续出现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校验和断言错误,这些都是通信协议不匹配的连锁反应。
解决方案
经过技术团队的分析和远程调试,问题得到了解决:
-
固件重新刷写:通过直接使用monitor.py工具而非UI界面,成功将0.2.0版本的固件刷写到两个ESP微控制器上。这表明UI界面的刷写功能可能存在某些限制或bug。
-
通信协议验证:重新刷写后,系统能够正确识别硬件版本并建立稳定的通信连接,机器人功能恢复正常。
-
次要错误处理:日志中出现的BMS校验和断言错误被确认为系统启动时的时序问题,不影响正常运行,可以安全忽略。
经验总结
-
硬件修改需谨慎:在对机器人硬件进行任何修改时,必须确保软件端的兼容性,特别是通信协议的版本匹配。
-
刷写工具选择:当UI界面刷写工具出现问题时,直接使用底层工具(如monitor.py)可能是更可靠的选择。
-
错误日志分析:系统日志中的错误信息往往具有关联性,需要综合分析才能找到根本原因。
-
启动时序问题:某些校验错误可能是系统初始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其严重性。
后续建议
对于使用Rosys系统的开发者,建议在修改硬件配置后:
- 首先验证固件版本与软件要求的兼容性
- 准备多种刷写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 仔细分析系统日志,区分临时性错误和致命错误
- 建立硬件修改的测试流程,避免直接将测试配置应用到生产环境
通过这次问题的解决,不仅修复了当前的通信故障,也为类似问题的诊断和处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