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A⁺示例项目开发指南:深入解析验证脚本与维护实践
项目概述
TLA⁺示例项目是一个包含大量形式化规范的资源库,这些规范展示了TLA⁺语言在各种系统建模场景中的应用。项目通过一系列自动化脚本确保规范的质量和一致性,这些脚本构成了项目的持续集成(CI)验证体系。
核心验证脚本解析
1. 清单文件验证
**清单文件(manifest.json)**是整个项目的元数据中枢,记录了所有规范模块及其特性。相关验证脚本包括:
- 模式校验脚本:使用jsonschema验证manifest.json文件结构是否符合预定模式
- 文件一致性校验:确保清单记录与specifications目录下的实际文件匹配
- 特性标记验证:通过语法分析确认TLA⁺模块特性(如是否包含PlusCal代码)在清单中正确标记
2. 语法与语义验证
- 模块解析脚本:使用SANY解析器对所有.tla文件进行语法和语义检查
- PlusCal翻译验证:确保所有标记为包含PlusCal的模块都能正确翻译为TLA⁺
- Unicode转换验证:测试规范在ASCII和Unicode两种形式下的功能一致性
3. 模型验证
- 小型模型检查:对标记为"small"的模型运行完整验证(30秒内完成)
- 大型模型冒烟测试:对大型模型进行短时间(5秒)运行,验证基本功能
- 状态空间记录:自动提取并记录小型模型的状态空间信息
4. 证明验证
- 形式化证明检查:使用TLAPM验证所有包含形式化证明的模块
本地开发环境配置
要本地运行这些验证脚本,需完成以下准备:
- 依赖安装:
./.github/scripts/linux-setup.sh .github/scripts deps true
- Python虚拟环境激活:
source ./bin/activate
- 脚本执行示例:
python .github/scripts/check_manifest_schema.py --manifest_path manifest.json --schema_path manifest-schema.json
重要提示:某些脚本(如Unicode转换脚本)会直接修改项目文件,建议在干净分支上运行。
项目作为测试用例库的使用建议
TLA⁺示例项目不仅是学习资源,也是测试TLA⁺工具的理想用例库。使用时建议:
- 优先使用项目发布的稳定版本而非主分支
- 通过manifest.json获取规范元数据
- 根据需要筛选具有特定特性的规范进行测试
脚本维护与扩展指南
常见维护场景
-
添加新工具支持:
- 编写新验证脚本
- 更新安装脚本以获取新工具
- 遵循现有脚本结构模式
-
新增特性标记:
- 保持清单数据与工具解耦
- 避免在清单中直接编码命令行参数
- 通过特性标记间接控制工具行为
-
适应语法分析器更新:
- 关注tree-sitter-tlaplus的API变更
- 及时更新requirements.txt中的版本依赖
开发实践建议
- 脚本应保持简洁,主要逻辑不超过200行
- 充分利用tla_utils.py中的公共函数
- 为脚本添加清晰的错误输出和帮助信息
- 支持--skip和--only参数便于调试
最佳实践总结
- 清单文件是核心:所有脚本都围绕manifest.json工作,保持其准确至关重要
- 渐进式验证:从快速检查(模式验证)到耗时验证(模型检查)分阶段执行
- 跨平台考虑:脚本设计需兼容Linux、macOS和Windows系统
- 可扩展性:新工具集成应最小化对现有架构的影响
通过这套验证体系,TLA⁺示例项目确保了数百个规范的质量一致性,同时也为TLA⁺工具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测试资源。理解这套体系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这个重要的TLA⁺资源库。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