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M的开发与扩展

K8M的开发与扩展

【免费下载链接】k8m 一款轻量级、跨平台的 Mini Kubernetes AI Dashboard,支持大模型+智能体+MCP(支持设置操作权限),集成多集群管理、智能分析、实时异常检测等功能,支持多架构并可单文件部署,助力高效集群管理与运维优化。 【免费下载链接】k8m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weibaohui/k8m

K8M是一款现代化的Kubernetes管理工具,文章详细介绍了其前端开发、后端架构、插件扩展机制以及开源社区参与方式。前端基于React/Vite技术栈,后端采用Golang构建,支持MCP扩展和Lua脚本。通过清晰的架构设计和灵活的扩展机制,K8M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的管理体验。

K8M的前端开发与构建

K8M的前端模块基于现代化的技术栈构建,采用了React、Vite和TypeScript等工具,旨在提供高效、灵活的开发体验。以下将详细介绍前端模块的开发环境、架构设计以及构建流程。

技术栈与工具

K8M前端模块的核心技术栈如下:

技术/工具用途
React构建用户界面的JavaScript库
TypeScript提供静态类型检查的JavaScript超集
Vite快速的构建工具和开发服务器
pnpm高效的包管理工具
AMIS百度开源的页面渲染引擎
Monaco Editor代码编辑器,支持语法高亮和自动补全

项目结构

前端模块的目录结构如下:

mermaid

核心功能模块

1. 路由管理

前端使用react-router-dom进行路由管理,支持动态路由和嵌套路由。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路由配置示例:

import { Navigate, Route, Routes } from 'react-router-dom';
import { Login, Admin, PodLog, PodExec } from '@/pages';

export const AppRoutes = () => (
  <Routes>
    <Route path="/login" element={<Login />} />
    <Route path="/admin" element={<Admin />} />
    <Route path="/pod/log" element={<PodLog />} />
    <Route path="/pod/exec" element={<PodExec />} />
    <Route path="*" element={<Navigate to="/login" replace />} />
  </Routes>
);
2. 状态管理

前端模块通过React的useStateuseEffect等钩子函数管理组件状态,同时结合自定义Hook实现逻辑复用。例如:

import { useState, useEffect } from 'react';

export const useClusterOptions = () => {
  const [clusters, setClusters] = useState([]);
  useEffect(() => {
    fetchClusters().then(data => setClusters(data));
  }, []);
  return clusters;
};
3. 文件管理

通过FileExplorer组件实现Pod内文件的浏览、编辑、上传和下载功能。核心代码如下: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import { FileTree, ContextMenu } from './components';

export const FileExplorer = () => {
  const [files, setFiles] = useState([]);
  return (
    <div>
      <FileTree files={files} />
      <ContextMenu />
    </div>
  );
};

开发与构建流程

1. 安装依赖

使用pnpm安装依赖:

cd ui
pnpm install
2. 启动开发服务器

运行以下命令启动开发服务器:

pnpm dev

开发服务器默认监听http://localhost:3000,支持热更新和快速刷新。

3. 构建生产版本

运行以下命令构建生产版本:

pnpm build

构建完成后,生成的静态文件位于dist目录,可直接部署到服务器。

总结

K8M的前端模块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栈和清晰的架构设计,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开发体验。无论是路由管理、状态管理还是文件操作,均采用了最佳实践,确保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K8M的后端开发与调试

K8M的后端基于Golang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和扩展能力。以下将详细介绍后端开发的核心组件、调试方法以及如何扩展功能。

后端核心组件

K8M的后端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构成:

  1. MCP Server
    MCP(Model Control Protocol)Server是K8M的核心功能之一,支持通过SSE协议与其他工具(如Trae、Cursor等)集成。MCP Server提供了49种工具方法,涵盖集群管理、部署管理、动态资源管理等场景。

  2. AI集成模块
    后端集成了多种AI功能,包括智能对话、代码生成等模型的支持。AI模块通过pkg/ai目录下的文件实现,包括:

    • memory_service.go:内存服务管理。
    • completion_service.go:补全功能。
    • history_service.go:历史记录管理。
    • custom_ai.go:自定义AI功能。
    • ai_service.go:AI接口封装。
    • variables.go:变量定义。
  3. 控制器层
    控制器层位于pkg/controller目录下,负责处理HTTP请求和业务逻辑。每个控制器对应一个具体的功能模块,如集群管理、Pod管理、日志查询等。

  4. 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DAO)位于internal/dao目录下,负责与数据库交互。核心文件包括:

    • base.go:基础数据操作。
    • param.go:参数处理。
    • conn.go:数据库连接管理。

调试方法

1. 本地开发环境搭建
  • 前端构建
    进入ui目录,运行以下命令构建前端资源:
    cd ui
    pnpm run build
    
  • 后端调试
    使用air工具实现热加载:
    air
    

    或者直接运行:

    go run main.go
    
2. 日志调试

后端日志通过klog输出,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调整日志级别:

./k8m -v 6

日志级别越高,输出的调试信息越详细。

3. MCP Server调试

MCP Server的调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 启动MCP Server:
    ./k8m --enable-mcp
    
  2. 查看MCP调用记录: 在平台设置-MCP执行记录中查看每次调用的详细信息。

功能扩展

1. 添加新的MCP工具
  1. mcp_start.go中定义新的工具方法,例如:
    func NewTool() mcp2.Tool {
        return mcp2.Tool{
            Name:        "new_tool",
            Description: "A new MCP tool",
            Handler:     NewToolHandler,
        }
    }
    
  2. 实现工具的处理逻辑:
    func NewToolHandler(ctx context.Context, request mcp2.CallToolRequest) (*mcp2.CallToolResult, error) {
        // 处理逻辑
        return &mcp2.CallToolResult{Data: "success"}, nil
    }
    
  3. 注册工具到MCP Server:
    server.RegisterTool(NewTool())
    
2. 扩展AI功能
  1. pkg/ai目录下添加新的文件,例如custom_ai.go
  2. 实现自定义AI逻辑:
    func CustomAI(ctx context.Context, input string) (string, error) {
        // 自定义逻辑
        return "response", nil
    }
    
  3. main.go中注册新的AI服务:
    ai.Register("custom_ai", CustomAI)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MCP工具实现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github.com/weibaohui/k8m/pkg/mcp2"
)

func HelloWorldTool() mcp2.Tool {
	return mcp2.Tool{
		Name:        "hello_world",
		Description: "A simple hello world tool",
		Handler:     HelloWorldHandler,
	}
}

func HelloWorldHandler(ctx context.Context, request mcp2.CallToolRequest) (*mcp2.CallToolResult, error) {
	return &mcp2.CallToolResult{
		Data: "Hello, World!",
	}, nil
}

总结

K8M的后端开发与调试涵盖了核心组件、调试方法和功能扩展。通过灵活的MCP工具和AI集成,开发者可以快速扩展功能并优化现有逻辑。调试时建议结合日志和本地开发环境,逐步验证功能。

K8M的插件与扩展机制

K8M作为一个轻量级的Kubernetes管理工具,其插件与扩展机制是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核心。通过插件和扩展,用户可以轻松地集成自定义功能、工具或服务,以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或技术场景。以下将详细介绍K8M的插件与扩展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插件机制的设计

K8M的插件机制基于模块化设计,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配置或代码集成新的功能模块。插件可以是以下几种形式:

  1. 内置插件:K8M内置了多种插件,如AI驱动的资源解释、日志分析、YAML翻译等。这些插件通过配置文件或环境变量启用或禁用。
  2. 自定义插件:用户可以通过编写Go代码或Lua脚本实现自定义插件,并将其集成到K8M中。
插件加载流程

mermaid

扩展机制的实现

K8M的扩展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 MCP(Model-Controller-Presenter)扩展:MCP是K8M的核心扩展机制,允许用户通过API或SSE协议集成外部工具或服务。MCP扩展支持以下功能:

    • 动态资源管理:通过MCP工具动态管理Kubernetes资源。
    • AI集成:通过MCP集成AI模型,实现智能化的集群管理。
    • 自定义工具:用户可以通过MCP集成自定义工具,如日志分析、性能监控等。
  2. Lua脚本扩展:K8M支持通过Lua脚本实现轻量级扩展。Lua脚本可以用于以下场景:

    • 集群巡检:编写Lua脚本定义巡检规则,定时检查集群状态。
    • 自动化任务:通过Lua脚本实现自动化任务,如资源清理、备份等。
MCP扩展示例

以下是一个通过MCP扩展实现动态资源管理的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weibaohui/k8m/pkg/mcp"
)

func main() {
	// 初始化MCP客户端
	client := mcp.NewClient("http://localhost:3618/mcp/k8m/sse")

	// 调用MCP工具
	response, err := client.Call("list_clusters", nil)
	if err != nil {
		fmt.Println("调用失败:", err)
		return
	}
	fmt.Println("集群列表:", response)
}
Lua脚本扩展示例

以下是一个用于集群巡检的Lua脚本示例:

-- 定义巡检规则
local function check_pod_status()
    local pods = k8s.list_pods()
    for _, pod in ipairs(pods) do
        if pod.status ~= "Running" then
            log.warn("Pod " .. pod.name .. "状态异常: " .. pod.status)
        end
    end
end

-- 定时执行巡检
schedule.every("5m", check_pod_status)

插件与扩展的配置

K8M的插件与扩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配置:

  1. 配置文件:通过修改config.yaml文件启用或禁用插件。
  2. 环境变量:通过环境变量动态配置插件参数。
  3. UI界面:在K8M的管理后台中直接配置插件和扩展。
配置文件示例
plugins:
  - name: "ai-driver"
    enabled: true
    config:
      model: "Qwen2.5-7B"
      api_key: "your-api-key"

extensions:
  - name: "mcp"
    enabled: true
    config:
      url: "http://localhost:3618/mcp/k8m/sse"

总结

K8M的插件与扩展机制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无论是通过内置插件、MCP扩展还是Lua脚本,都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合理的配置和开发,用户可以轻松地将K8M集成到自己的技术栈中,实现高效的Kubernetes集群管理。

K8M的开源社区与贡献指南

K8M作为一款开源项目,其成功离不开社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如何加入K8M的开源社区、贡献代码或文档,以及社区中的协作流程。

加入K8M开源社区

K8M的社区成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项目:

  1. 提交Issue:报告Bug、提出新功能建议或讨论技术问题。
  2. 提交Pull Request:修复Bug、实现新功能或改进现有代码。
  3. 参与文档编写:完善项目文档,帮助其他用户更好地使用K8M。
  4. 推广项目:分享K8M的使用经验,或在技术社区中推荐K8M。

贡献流程

1. Fork仓库

首先,访问K8M的Git仓库,点击"Fork"按钮将仓库复制到你的账户下。

2. 克隆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code.com/your-username/k8m.git
cd k8m
3. 创建分支

为你的贡献创建一个新的分支:

git checkout -b feature/your-feature-name
4. 提交更改

完成代码或文档修改后,提交更改:

git add .
git commit -m "描述你的更改"
git push origin feature/your-feature-name
5. 发起Pull Request

在Git仓库页面点击"New Pull Request",选择你的分支并提交PR。确保在PR中详细描述你的更改内容。

贡献指南

代码贡献
  • 代码风格:遵循项目的代码风格规范,确保代码可读性和一致性。
  • 测试:新增功能或修复Bug时,请添加相应的单元测试或集成测试。
  • 文档:如果更改涉及用户接口或配置,请更新相关文档。
文档贡献
  • 清晰性:文档应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 示例:提供实际使用示例,帮助用户快速上手。
  • 格式:使用Markdown格式,确保文档易于维护。

社区协作

K8M社区通过以下方式协作:

  1. Slack频道:加入K8M的Slack频道,与其他开发者实时交流。
  2. 定期会议:社区定期举行线上会议,讨论项目进展和未来规划。
  3. 贡献者名单:所有贡献者将被列入项目的贡献者名单,以表彰他们的努力。

示例:提交一个Bug修复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Bug修复流程示例:

mermaid

贡献者权益

  • 代码署名:你的贡献将被记录在项目的提交历史中。
  • 社区认可:活跃贡献者将获得社区认可,并有机会成为核心维护者。
  • 技术支持:社区将优先为贡献者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以上方式,你可以轻松加入K8M的开源社区,并为项目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免费下载链接】k8m 一款轻量级、跨平台的 Mini Kubernetes AI Dashboard,支持大模型+智能体+MCP(支持设置操作权限),集成多集群管理、智能分析、实时异常检测等功能,支持多架构并可单文件部署,助力高效集群管理与运维优化。 【免费下载链接】k8m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weibaohui/k8m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