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数据限制:Vision Transformer自定义数据集训练完全指南
【免费下载链接】vision_transformer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vi/vision_transformer
你是否还在为无法使用自有数据训练Vision Transformer模型而困扰?本文将带你通过Colab环境,从数据集准备到模型训练完成全流程实操,无需复杂配置即可实现自定义图像分类任务。读完本文你将掌握:自定义数据集的标准格式要求、数据加载模块的适配方法、训练参数优化技巧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数据集准备规范
Vision Transformer支持两种数据集格式:TFDS标准数据集和自定义目录结构数据集。对于大多数用户,推荐使用目录结构方式组织数据,只需按照以下层级存放图片文件:
custom_dataset/
├── train/
│ ├── class_a/
│ │ ├── img1.jpg
│ │ └── img2.jpg
│ └── class_b/
│ └── img3.jpg
└── test/
├── class_a/
└── class_b/
系统会自动识别目录名称作为类别标签,相关处理逻辑在vit_jax/input_pipeline.py的get_directory_info函数中实现。该函数通过glob.glob(examples_glob)扫描所有图片文件,并使用path.split('/')[-2]提取类别名称。
数据加载流程解析
数据加载模块vit_jax/input_pipeline.py提供了完整的自定义数据集支持,核心流程包括:
- 数据集检测:
get_datasets函数会先检查config.dataset是否为目录,若是则调用get_data_from_directory加载自定义数据 - 图片解码:使用
tf.image.decode_jpeg解码图片文件,支持JPEG格式 - 数据预处理:训练模式下执行随机裁剪和水平翻转,测试模式下仅进行 resize
- 批次处理:自动将数据分批并分发到多个设备
关键参数配置可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实现,例如vit_jax/configs/vit.py中的batch_size和image_size参数。
Colab环境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Colab环境并克隆项目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vi/vision_transformer
%cd vision_transformer
!pip install -r vit_jax/requirements.txt
项目提供了两个主要Colab笔记本:
- vit_jax.ipynb:基础模型演示
- vit_jax_augreg.ipynb:支持自定义数据集训练
推荐使用第二个笔记本,它提供了更完善的自定义数据支持,包括从Google Drive加载文件的功能。
训练步骤详解
1. 数据集上传
将准备好的自定义数据集上传到Colab,可通过以下方式:
- 直接上传到Colab临时存储(适合小数据集)
- 挂载Google Drive:
from google.colab import drive; drive.mount('/content/drive') - 使用
gsutil命令从Google Cloud Storage加载
2. 配置文件修改
复制基础配置文件创建自定义配置:
!cp vit_jax/configs/vit.py vit_jax/configs/my_custom_config.py
修改关键参数:
dataset: 设置为自定义数据集路径num_classes: 设置实际类别数量image_size: 根据模型要求调整(通常为384或224)batch_size: 根据Colab GPU内存调整(T4 GPU建议不超过32)
3. 启动训练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训练:
!python -m vit_jax.main \
--workdir=/tmp/vit-custom \
--config=vit_jax/configs/my_custom_config.py \
--config.pretrained_dir='gs://vit_models/imagenet21k' \
--config.dataset='/content/custom_dataset'
训练过程中可通过TensorBoard监控:
%load_ext tensorboard
%tensorboard --logdir /tmp/vit-custom
模型架构与可视化
Vision Transformer将图像分割为固定大小的补丁序列,通过Transformer编码器进行处理。核心架构如图所示:
该架构将图像分割为16x16的补丁,转换为嵌入向量后添加位置编码,再通过多个Transformer块处理,最后使用分类头输出结果。相比传统CNN,ViT能更好地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
常见问题解决
内存不足问题
若遇到GPU内存不足错误,可调整以下参数:
- 减小
batch_size:在配置文件中设置batch=16 - 增加
accum_steps:累积梯度以模拟大批次训练 - 使用更小的模型:如从ViT-B/16改为ViT-S/16
相关参数在vit_jax/configs/common.py中定义,内存优化逻辑见vit_jax/input_pipeline.py的MAX_IN_MEMORY设置。
训练精度低
若模型精度不理想,可尝试:
- 延长训练轮次:增加
total_steps参数 - 调整学习率:修改
base_lr和decay_type - 使用数据增强:在vit_jax/input_pipeline.py中添加更多预处理步骤
高级应用:迁移学习最佳实践
对于小数据集,迁移学习是提升性能的关键。推荐使用在ImageNet-21k上预训练的模型,如:
--config.pretrained_dir='gs://vit_models/augreg' \
--config.name='B_16-i21k-300ep-lr_0.001-aug_medium1-wd_0.1-do_0.0-sd_0.0'
预训练模型列表及性能指标可参考README.md中的"Available ViT models"章节。实验表明,使用AugReg预训练模型可在小数据集上提升3-5%的准确率。
总结与后续步骤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Vision Transformer训练自定义数据集,关键步骤包括:
- 按照目录结构准备数据集
- 配置自定义训练参数
- 启动训练并监控过程
- 优化模型性能
进阶学习建议:
- 尝试不同模型架构:如MLP-Mixer架构
- 探索数据增强策略:参考vit_jax/configs/augreg.py
- 模型导出与部署:使用
flax.jax_utils.save_checkpoint保存模型
完整项目文档见README.md,更多高级配置可参考vit_jax/configs/目录下的示例文件。
【免费下载链接】vision_transformer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vi/vision_transformer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