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nstalkd-Win 项目使用教程
1. 项目的目录结构及介绍
Beanstalkd-Win 项目的目录结构如下:
beanstalkd-win/
├── AUTHORS
├── COPYING
├── ChangeLog
├── INSTALL
├── LICENSE
├── Makefile
├── Makefile.am
├── Makefile.in
├── README
├── aclocal.m4
├── beanstalkd.exe
├── beanstalkd.spec
├── beanstalkd.vcproj
├── compile
├── config.h
├── config.h.in
├── config.log
├── config.status
├── configure
├── configure.ac
├── configure.scan
├── conn.c
├── deps/
├── bin/
├── ct/
├── doc/
├── pkg/
├── sys/
├── gitignore
主要目录和文件介绍:
AUTHORS: 项目作者列表。COPYING: 版权声明文件。ChangeLog: 项目变更日志。INSTALL: 安装指南。LICENSE: 许可证文件。Makefile: 编译配置文件。Makefile.am: 自动生成 Makefile 的配置文件。Makefile.in: 模板文件,用于生成 Makefile。README: 项目说明文档。aclocal.m4: 用于自动生成 configure 脚本的文件。beanstalkd.exe: 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beanstalkd.spec: RPM 包配置文件。beanstalkd.vcproj: Visual Studio 项目文件。compile: 编译脚本。config.h: 配置头文件。config.h.in: 配置头文件模板。config.log: 配置日志文件。config.status: 配置状态文件。configure: 配置脚本。configure.ac: 自动生成 configure 脚本的配置文件。configure.scan: 配置扫描文件。conn.c: 连接处理源代码文件。deps/: 依赖库目录。bin/: 可执行文件目录。ct/: 测试目录。doc/: 文档目录。pkg/: 打包目录。sys/: 系统相关文件目录。gitignore: Git 忽略文件配置。
2. 项目的启动文件介绍
项目的启动文件是 beanstalkd.exe,这是一个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启动 Beanstalkd 服务的命令如下:
./beanstalkd.exe
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参数来配置 Beanstalkd 的运行行为,例如:
./beanstalkd.exe -l 127.0.0.1 -p 11300
常用启动参数:
-l ADDR: 指定监听地址(默认为:0.0.0.0)。-p PORT: 指定监听端口(默认为:11300)。-u USER: 指定运行用户和用户组。-b DIR: 指定 wal 目录。-f MS: 指定 MS 毫秒内的 fsync(-f0 为“always fsync”)。-F: 从不 fsync(默认)。-z BYTE: 最大的任务大小(默认为:65535)。-s BYTE: 每个 wal 文件的大小(默认为:10485760)。-c: 压缩 binlog(默认)。-n: 不压缩 binlog。
3. 项目的配置文件介绍
Beanstalkd 项目没有传统的配置文件,其配置主要通过启动命令行参数来完成。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来配置 Beanstalkd 的运行行为。
配置示例:
./beanstalkd.exe -l 127.0.0.1 -p 11300 -u user -b /path/to/wal -f 1000 -z 65535 -s 10485760
以上命令指定了监听地址、监听端口、运行用户、wal 目录、fsync 时间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