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rseSSH 项目使用教程
1. 项目目录结构及介绍
ReverseSSH 项目的目录结构如下:
reverse-ssh/
├── assets/
├── bin/
├── core/
├── Makefile
├── README.md
├── go.mod
├── go.sum
├── main.go
├── ssh_session.go
├── ssh_session_unix.go
├── ssh_session_windows.go
└── LICENSE
目录介绍:
- assets/: 存放项目相关的资源文件。
- bin/: 存放编译后的二进制文件。
- core/: 存放项目核心代码。
- Makefile: 项目的构建文件,用于编译和打包项目。
- README.md: 项目的说明文档,包含项目的介绍、使用方法和构建指南。
- go.mod 和 go.sum: Go 语言项目的依赖管理文件。
- main.go: 项目的入口文件。
- ssh_session.go: SSH 会话处理的核心代码。
- ssh_session_unix.go: 针对 Unix 系统的 SSH 会话处理代码。
- ssh_session_windows.go: 针对 Windows 系统的 SSH 会话处理代码。
- LICENSE: 项目的开源许可证文件。
2. 项目启动文件介绍
项目的启动文件是 main.go,它是整个 ReverseSSH 项目的入口点。该文件负责初始化 SSH 服务器并启动服务。
main.go 文件内容概述:
- 导入依赖: 导入项目所需的 Go 语言标准库和第三方库。
- 初始化配置: 读取并解析命令行参数,配置 SSH 服务器。
- 启动 SSH 服务器: 根据配置启动 SSH 服务器,监听指定端口,处理客户端连接请求。
3. 项目配置文件介绍
ReverseSSH 项目没有传统的配置文件,其配置主要通过命令行参数和环境变量来完成。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置选项:
常用命令行参数:
- -l: 启动 ReverseSSH 服务器以监听模式运行。
- -p: 指定 ReverseSSH 服务器监听的端口(默认端口为 31337)。
- -b: 在反向连接场景中,指定绑定端口(默认端口为 8888)。
- -s: 指定要启动的 shell 程序路径(例如
/bin/bash)。 - -N: 拒绝所有传入的 shell/exec/子系统请求和本地端口转发请求。
- -v: 启用日志输出。
常用环境变量:
- RS_SHELL: 更改默认的 shell 程序。
- RS_PASS: 提供自定义的密码。
- RS_PUB: 提供自定义的授权公钥。
- LUSER: 更改默认的 SSH 连接用户名。
- LHOST: 提供默认的 LHOST 值,使 ReverseSSH 默认进入反向连接模式。
- LPORT: 更改默认的监听端口或 SSH 连接尝试的端口。
- BPORT: 更改反向连接在攻击者机器上的默认监听端口。
- NOCLI: 移除所有用户交互(二进制文件将忽略所有提供的标志或参数)。
通过这些配置选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 ReverseSSH 服务器。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