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inerd 安装与使用指南
本文档将引导您了解 containerd 开源项目,并提供其目录结构、启动文件以及配置文件的详细介绍。
1. 项目目录结构及介绍
containerd 的源代码目录结构如下:
.
├── README.md # 项目简介
├── CODE_OF_CONDUCT.md # 社区行为准则
├── Vagrantfile # vagrant 配置文件
└── go # Go 语言代码目录
└── mod # Go 依赖管理文件
└── sum # Go 依赖校验文件
...
README.md: 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的目标、特性等。CODE_OF_CONDUCT.md: 描述了社区成员应遵循的行为规范。Vagrantfile: 用于通过 Vagrant 快速设置开发环境的配置文件。go/mod和go/sum: 包含containerd的 Go 模块管理和依赖关系。
2. 项目启动文件介绍
containerd 是一个守护进程服务,通常在 Linux 或 Windows 上运行。启动容器守护进程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管理工具(如 systemd),或者直接从命令行启动。以下是基本的启动步骤:
-
Linux: 使用
systemd启动sudo systemctl start containerd -
Windows: 通常由 Docker Desktop 等平台管理,无需手动启动。
containerd 并没有明确的单个启动文件,而是作为服务集成到系统中。具体的配置和服务定义可能位于 /etc/systemd/system 或者相关系统的服务配置路径下。
3. 项目配置文件介绍
containerd 的配置文件一般位于 /etc/containerd/config.toml,这是一个可选的配置文件,用来定制 containerd 的行为。默认情况下,containerd 使用内建的默认配置。配置项涵盖多个方面,例如日志级别、插件配置等。
以下是一个基础的 config.toml 示例:
[plugins."io.containerd.grpc.v1.cri"]
stream_server_address = "127.0.0.1"
stream_server_port = "10010"
sandbox_image = "gcr.io/k8s-authenticated-test/sandbox"
在此示例中,配置了 gRPC CRI 插件的相关参数,包括流服务器地址和端口,以及沙箱镜像。
请注意,修改配置文件后需要重新加载或重启 containerd 服务以应用新的设置。
sudo systemctl restart containerd
更多关于配置文件和选项的详细信息可以在 containerd 文档中找到,网址是 containerd.io。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应该对 containerd 有了基本的了解。要深入了解并使用它,请参考官方文档以获取更多信息和教程。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